核心观点:4Q15仍有部分杂音,唯短线行情依然可期
本周推荐标的部分,在关键零组件方面,仍建议关注:胜利精密(停牌中)、欣旺达、长盈精密、立讯精密、欧菲光、环旭电子、安洁科技…,而我们一直讲的半导体领域,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停牌中)、上海新阳、三安光电、中颖电子、京东方A、士兰微、太极实业…,也都是值得持续关注的好标的。随着基本面的缓步复苏、信心面的逐渐恢复,这些品种现在又可以开始重新关注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研判胜利精密(停牌中)
极有可能在近期复牌,一旦复牌之后,如果反应前期大盘不佳而出现所谓的补跌,其实也就是最佳进入的买点,就像之前的突然复牌的通富微电(停牌中)一样。
1).台积电法说会释放的信息,可解读为中性偏乐观
上周台积电法说会上,公司明确表示因为库存去化调节、大陆智能手机销售趋缓,罕见地下修全球半导体景气为“零成长”,同时因为对手英特尔(Intel)与三星(Samsung)在先进制程持续加码的态度最近有所转变,更因为公司目前16nm、10nm进度都还算在掌握之中,因此暂时不急着继续加码投资,所以下调了2015年资本支出27%约25亿美元,全年仅约80亿美元。知道背后的原因之后,我们不能单就台积电下调资本支出一事的表面,就断言半导体景气出现断崖式衰退。
不过,4Q15合并营收目标在台币2010~2040亿元,与3Q15业绩表现基本持平,并未如9月份打预防针时所说预料明显下滑,而库存在4Q15完成去化应该是可以确定的,这样对4Q15的guidance实际上是优于市场先前悲观预期的。展望未来,智能手机仍将是台积电2~3年内的成长最主要动能,因此台积电依然是检视手机景气库存最重要的指标公司之一,同时公司也正积极评估到大陆设立12寸晶圆厂的可行性,说明大陆半导体市场已经成为海内外企业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4Q15真的没之前大家认为的那么悲观的话,那随着基本面缓步复苏、信心面逐渐恢复,电子股在未来短期内的表现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2).日月光收购矽品几乎已成定局,将牵动大陆封装企业竞合局面
最早,日月光片面且“善意”对外宣布拟收购矽品25%股权,矽品随即宣布将与EMS大厂鸿海策略联盟,迅速反击日月光的恶意收购。事件一开始的演变,鸿海简直是捡了个最大的便宜,可以顺势切入了半导体封测领域,等于弥补了它在整个电子产业缺席的一块领域,产业链整合将更趋于完整。
矽品基本上可以算是联电、联家军这个阵营的,而联家军又和大陆的中国电子集团CEC关系紧密,所以矽品股权争夺战,可能也暗潮汹涌地牵动了大陆其他集团的角力竞赛。
本来,矽品因为拉拢了鸿海,未来还可能因此吸引了来自苹果的相关订单,而不让苹果概念相当浓厚的日月光、A股的环旭电子专美于前,但是矽品引入鸿海这件事的破局,几乎宣告了日月光吃定了矽品。日月光是贴上了台积电的标签,而矽品则和联电走得比较近,两大阵营基本上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如今二者真的“合作”了,那么全球封测市占率将逼近30%,马上又会把某个或某些正在快速起飞的大陆封装企业打趴下去。而日月光独大了,A股的环旭电子会不会跟着吃香喝辣呢?在我们看来,至少在议题上、想像空间上,这样的概率还挺高的。
表面上,这件事情对A股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都算是利空的,至少在议题上受惠的会是环旭电子,但事情从来就不是单一独立的,这次通富微电与超微(AMD)的合作,以及更早之前长电科技收购星科金朋(STATSChipPAC),都说明了大陆封装企业早已整装待发,而台系电子大厂彼此间的兼并整合也好、防堵“红色供应链”也好,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说的,2015年所有的人都在拼转型、拼规模,而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模式”,预料将会是2016年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