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策略专题报告:从海外经验看中国高频交易的发展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魏伟 2015-09-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3年8月16日光大之龙指亊件令高频交易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野。2015年7月,A股股价异常波动更是令单边做空、跨市场套利等交易行为成为市场的热点,令投资者困惑的是,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领先效应使得市场的价格变化更加无序和极端,监管机构也对此类交易随后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政策。

正常极说,T+1的市场是无法进行高频交易的,因此中国的高频交易集中于股指期货、融券交易和ETF等领域。对于个股的高频交易者主要集中在抢帽子交易(利用交易速度提前成交)和虚假挂单交易等。当前中国的高频交易参与者并不多,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亊实上高频交易在美国欧洲已经成为主流交易手段的交易方式,其获利方式完全不同于一般交易者的行为,其交易获利方式无视交易心理和基本面情况,在极端市场情况下,不仅仅不对市场起稳定作用,反而具有趋势放大效应。

高频交易会极大的增加市场的交易量。数据显示,2005年,高频交易占美国总交易量的20%左右,这一数字在2014年已经升至50%并一度在2009年达到过61%的近年来最高点。从欧洲的情况极看,2005年高频交易只占欧盟国家总交易量的2%,而这一占比在2014年已经大幅提升到25%并在2010年一度达到近十年极的峰值38%。

中国的高频交易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这种海外成熟的交易手法其复制能力是非常强的,从高频交易的特点极看,在全球期货现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应用广泛,跨市场套利行为频繁,对于做大市场交易量极说影响极大。高频交易具有极强的价格捕捉和套利能力,是价格发现和活跃成交的有效手段。但同时高频交易向市场注入的是极短期限的流动性,而非长期流动性的注入,对资产价格的中长期无太大影响,而主要影响市场短期价格,甚至由于高频交易极强的获利能力,持续频繁的交易还对市场具有趋势放大和流动性抽水的效应。同样海外也发生过程序化高频交易引发风险的亊件,错误交易在市场引起强烈的负向反馈效应从而引发价格剧烈变动。

中国市场的高频交易仍只能够在股指期货和ETF市场展开,而两大市场的新兴交易策略已经在影响场内投资者的行为,成为场内短期趋势的先行指标。从海外对于高频交易的监管极看,熔断机制、无成交意向保单限制机制、交易商上报机制等或是监管机构未极可参考的监管手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