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金融行业
在我们选择的四个市场中:
美国市场,营业收入前四名公司均表现了良好的超额回报特性,假设自公司成立起至今持有公司股票和SPX500,绝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公司也都保持了超过市场指数的回报;营业收入后四名的公司则在大部分时间里无法跑赢指数,并且与市场指数所能带来的回报渐行渐远。
日本市场,营业收入前四名的公司均跑赢指数,但是受整体经济低迷的影响,回报倍数不断下降,再也没有回到80年代的鼎盛;营业收入后四名的公司在2007年以前大多能跑赢指数,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则无法与指数回报抗衡,风光不再。
香港市场,营业收入前两名的公司均来自大陆,海通证券自上市起轻松跑赢恒生指数,国泰君安则在2011年为投资者提供超过大盘的回报,反观两家来自香港本土的证券,表现则不如大陆赴港上市的两家券商;营业收入后四名的券商的总回报没有完全输给大盘指数,但是大部分时间所能提供的回报低于恒生指数。
台湾市场,证券公司具有较高的统一表现,不论营业收入如何,均与指数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在2007-2008年证券公司均有较高的超额回报。营业收入前四名的公司在持有期内回报均超过指数,营业收入后四名的公司除了在2007-2008年有较好的表现,其余时间鲜有跑赢大盘。
在行业指数的长期回报让我们失望后,我们试图从个股的回报中寻找到值得投资的标的,我们发现:
在不同的市场中,营业收入表现良好的公司未必能够带来超越市场基准的回报,营业收入表现较差的公司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会昙花一现的超过市场指数,但长期来看,仍然无法带来超额回报。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整个经济环境下行,证券行业跑输市场基准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证券公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超额的回报,并且回报水平不断上涨。
以美国的嘉信理财和瑞杰金融、台湾的元富证和群益证为例,嘉信与瑞杰在2008年次贷危机时依然保持着10倍的超额长期回报;元富和群益虽然无法达到这么高,但也远远超过同期台湾其他券商的回报。
营业收入靠后的公司在各个市场中则一致跑输市场指数,即使偶尔有超过大盘的时刻,也是昙花一现。更有甚者,比如日本的KOSEI公司,如果从上市那天起就持有,长期回报是让投资者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