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行开发突破聚醚胺D230的生产技术。经过多年开发,2011年公司正式成为继亨斯曼和巴斯夫之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掌握聚醚胺D230工艺包技术,并具备连续大批量生产的化工企业,目前产能11000吨/年。
竞争对手较少。除了国际重量级竞争对手亨斯曼和巴斯夫,国内潜在竞争对手主要为扬州晨化和烟台民生,也一直在试制D230多年,但均不具备生产同类产品的技术能力,仅仅能生产大分子量的聚醚胺,预计无法突破D230的技术壁垒。
聚醚胺D230应用需求缺口明显。聚醚胺D230主要应用于环氧树脂固化、聚氨酯、聚脲和喷涂聚脲弹性体、发动机燃油中作抗混浊,抗沉淀添加剂,核心下游风能、防腐涂料、防水材料、覆铜板、新能源油气开采添加剂等,未来五年全球年增10%以上,预计2015年全球总需求在20万吨,目前产能16万吨,呈现严重的结构性供应短缺。中国未来高铁隧道防水材料、环氧风能叶片、油气管道防腐、页岩气开采、覆铜板增长显著,供给存在明显缺口。
公司平稳运行6000吨装置三年。公司积累了连续反应装备、自动控制、过程调整、催化剂选型使用、工艺参数、品质优化等知识积累,生产DCS 自动控制,公司采取两步反应法可以确保产品核心品质达到国际竞争对手水准,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少量循环产生废渣直接送外焚烧处理。大批量产品主要出口满足知名客户,产品品质已获得普遍认可,目前订单供不应求,售价34000-38000元/吨,毛利30%以上。
公司计划稳步扩产,利润大幅度提高。公司当前11000吨年产能,市场供应始终保持偏紧状态,计划2015年扩建20000吨产线,投资额2亿,预计净利润5000万,预计4年收回投资。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公司产能稳步扩充,预计营收和净利逐年提高,预测2015年和2016年营收3.93亿、5.98亿,净利分别为7080万、9896万。对应2016年给予15倍估值,目标价格19.35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1)国内竞争对手突破D230,也能量化生产;(2)市场需求严重下滑;(3)生产工艺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