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化大势所趋,下游应用逐步深化我国在制造业升级换代、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制造精度和效率要求提升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自动化及智能化已成为高端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从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领域来看,应用广度和深度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从汽车及3C 逐步拓展到医疗、橡胶、食品饮料等领域,同时各个领域自身的自动化率也不断提高。
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分析:集成有壁垒,核心零部件路很长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外资仍居于主导地位,近90%的市场份额被60%数量的外企占有,主要是ABB,FANUC、安川和KUKA四大企业,国内企业集成进展迅速,做大需要好的技术研发团队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绝大多数国内集成商只能算作设备集成商,不能算作机器人集成商。
在国内零部件的成本构成中,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所占比例不高,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所占比例是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零部件企业的规模化低。国产零部件厂家面临困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3D 打印—设计驱动制造3D 打印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加工量小、柔性高效的特点,将推动我们的设计制造方式进行优化。我们认为3D 打印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制造工具/设备,而会和现有制造工具结合应用。
目前3D 打印的主要工艺有金属烧结工艺和粉末烧结工艺,应用领域主要在航空航天、医疗领域、文化创意、模具制造、工业制造等领域。
这个产业链主要看好金属耗材和打印服务,未来工业级3D 打印应用将实现较快增长。
维持智能装备“领先大市-A”评级
我们认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是大势可趋,智能装备下游应用领域加快拓展。看好三类企业:一是强大的自动化背景及集成能力的公司;二是依托大的行业应用背景类的公司;三是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公司。未来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内资企业集成能力持续提升,优势明显。我们维持智能装备行业“领先大市-A”的评级,重点推荐机器人、汇川技术、上海机电、巨星科技、豪迈科技。
重点关注博实股份、南风股份、巨轮股份。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