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提要:
生物经济将颠覆全球经济模式,有机农业与生物化工农业激烈交锋。全球种子与农化巨头难分彼此,种子公司脱胎为知识产权供应商。在“绿色经济”与“生物经济”的大趋势下,生物技术种子市场高速增长。全球种业寡头格局越发显著,有机与生物化工农业激烈交锋。
我国种业竞争力严重不足,严重过剩。作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我国种业集中度低、育种水平低、技术落后、风险巨大。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将是中国种业未来之路。近年来国内种业整体过剩。
转基因的争论脱离科学层面。根据联合国涉及到科技经济发展“项目评价”原则:项目评价是为国家利益而承担政治责任和服从人民意志的人们的职责,而不是管理人员或科技人员的职责、他们的职责是执行服务于国家利益和服从人民意志的政治人员的意志。项目评价应该是严格限制“自上而下”和实行“自下而上”的过程。
美国经验值得借鉴。美国FDA及-NIH-等主管部门在均在转基因产品审批过程中为美国公民设立了民众直接参与的评价渠道,如无法有效回答民众质疑评价将无效或违规。而我国正反方身份存在明显不对称,本位与利益影响了社会对公正和客观的评判。转基因技术开拓人伯格博士在转基因起步时就指出,转基因技术可以用来制造发动生物战争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严重危害风险。
发展转基因基础过于薄弱。美国1980年代开发出各种转基因作物,用了大约10年时间以防御转基因技术武器进攻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国防规划和建设,在建立了相关国防体系和防疫体系、建立了天然种子和天然农田的战略储备之后,才开始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与之对照我国推行转基因几乎是白手起家,无任何屏障和准备,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投资建议:我们判断政府对转基因推广是有安排和决心,但出于舆论和安全角度的争论日益升级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将阻碍转基因大跃进的步伐。在官方和支持方未有新的更有说服力的长期实验结果出台并取得民众认可和检验之前,转基因之路注定是崎岖的。同时转基因本是舶来之品,对我国粮食食品安全的利弊似乎社会上的认知仍然十分混乱,值得认真研究。种业板块今年可能存在机会,但不宜过份乐观。我们仍然坚持今年的投资主线将是生态农业和土地流转领域。
风险因素:突发安全事件、公众担心、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