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互联网+”专题银行篇银行业:银行价值链重构,融合渗透带来价值发现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励雅敏,黄耀锋 2015-03-2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为什么可以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按照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亐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各个部门的扩散,本质在于传统行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互联网+”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从金融产业链的角度,我们认为”互联网+”对银行的影响不是来自于应用层的具体业态(如余额宝、P2P、众筹等),而是凭借“互联网+“三大核心动力(亐网端+大数据+社会化分工体系)对基础设施层面的改造。“互联网+”对包括账户安全体系、支付清算、信用征信、资产交易平台的介入才会真正重构银行价值链。

“互联网+”深度介入,重构银行价值链。

“互联网+“深度介入金融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层,将带来银行价值链重构,具体表现在:1)账户变革带动零售银行渠道和媒介的虚拟化。银行渠道变革中,首先是对IT设备及流程的再造,个人零售业务向互联网迁徙。NFC支付、扫码支付等技术的快速推广,线下支付结算网络软硬件将进行重构,迈入无卡支付时代。脸部识别算法及数据库交叉验证,迎来进程开户时代。2)银行新盈利增长点将从规模走向流转速度。目前银行信贷投放已经由“信贷额度”硬约束逐渐转向“资本金、风险”硬约束,资产交易和撮合平台的出现将盘活存量信贷,优化整体社会的风险收益配置效率,使得高风险偏好资金和低风险偏好资金均可以获得资源优化效率使用。3)大数据及供应链才能真正打开银行小微信用蓝海。 在传统银行利用线下“人海战术”、发放抵押担保类小微的模式受阻,叠加经济下行周期小微不良爆发更趋于严重,越来越多的银行也开始尝试新型的互联网模式,比如借助第三方支付、电商等数据开拓小额贷款业务、借助互联网积累的数据进行供应链上下游闭环开拓模式。

渗透融合,“互联网+”带来银行价值发现。

银行在对公、同业等大额信贷领域的优势短期内不是“互联网+“可以简单撼动。“互联网+“给传统银行带来的应该是改变而非取代,”互联网+“和银行将相云渗透融合,带来银行价值的重新发现。一方面“互联网+”对银行渗透,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未来将成为互联网生态圈闭环中的中介端口,成为金融机构低成本试错平台,未来能够接入这一生态链环中的银行将从中收益。另一方面是银行对“互联网+“的融合,典型代表是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依靠对中小银行的IT系统的科技渗入,兴业银行已在实质意义上拥有了对接入银银平台500多家金融机构、3.9万个网点进行内部清算、结算的能力。并且银银平台转战线上,钱大掌柜/钱包发力增长成为兴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重要载体。我们更加看好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将“互联网+“融合到银银平台并形成竞争壁垒的兴业银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互联网监管力度超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