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上周走势回顾。过去一周A股银行板块上涨4.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7.6%,A股银行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3.6个百分点。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标准,银行板块涨跌幅排名29/29。16家A股上市银行涨幅居前的是光大银行(+12.4%)、农业银行(+7.2%)和中国银行(+5.5%),涨幅较小的是宁波银行(+2.4%)、平安银行(+2.2%)和北京银行(+0.7%)。14家H股上市银行股价也普遍上涨,涨幅居前的是光大银行(+6.0%)、民生商行(+3.9%)和交通银行(+2.6%),表现稍逊的是农业银行(+1.3%)、哈尔滨银行(+0.7%)和重庆银行(-0.2%)。
上周重要事件回顾及展望。回顾: 1)央行续作到期MLF,预计规模在4500-5000亿;央行已于近日下发2015年支付结算工作要点的通知,内容涉及探索远程开户、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支付清算市场开放等。证监会发言人称正与MSCI就将A股纳入MSCI国际指数进行沟通。2)公司方面:光大银行公告称正研究设立理财子公司;兴业银行控股子公司兴业信托增持兴业期货股份至70%;平安和中信的定向增发方案获银监会通过。上周共有3家银行发布2014年年报,招商银行2014年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8%;浦发银行2014年净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15%;中信银行2014年实现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4%。展望:本周公布2014年年报的银行有农行(周二)、中行(周三)、工行和交行(周四)以及建行和光大(周五)。北京银行16亿非流通股(占总股本15%)将于3月26日(本周四)解禁流通。
资金价格——上周人民币出现连续升值,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下降0.06至6.21,升水从之前一周的15.1%升至17.3%。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为250亿元。其中两次7天逆回购操作投放350亿,利率3.65%(环比下降10bps),逆回购到期回笼600亿。本周将有350亿逆回购到期。人民币升值减缓资本外流压力、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及续作MLF以及打新资金解冻均带来银行间资金面的宽松,银行间市场主要利率出现下降。银行间拆借隔夜利率下降20bps至3.34%,7天/14天利率分别下降64bps/下降46bps至4.53.18%/4.43%。债券利率出现微幅上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bps至3.10%,10年期国债收益上升1bps至3.50%。
理财市场——根据WIND不完全统计,上周共计发行理财产品1166款,到期1038款,净发行37款。在新发行理财产品中,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28.6%,平均发行期限3.9个月,平均发行利率5.29%(较之前一周下降9bps)。上周互联网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整体下降19bps至4.90%。
信托市场——3月份截止上周末集合信托共成立343只,成立规模277亿元,集合信托平均期限1.6年,平均预期收益率为9.28%(较2月份上升10bps)。
债券融资市场——根据WIND不完全统计,3月份截至上周末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600亿元,其中发行规模3509亿元,到期规模2908亿元。
投资建议:上周光大银行正在研究将理财业务分拆,银行混业分拆的主题催化继续,我们认为分拆业务的独立性和稀缺性是决定银行价值提升程度的关键因素。地方债务置换、混业经营以及流动性改善等主题催化可使得板块估值提升至前期估值高点。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持续下调利率,我们建议关注因此带来的实际利率下移及经济可能的超预期程度。银行板块趋势性行情将取决于以下催化的共振:①实际利率曲线下移程度以及经济数据改善印证对资产质量拐点判断;②混业经营(加法+减法+跨界)、员工持股以及MSCI指数调整等催化因子实质落地;③银行高股息率在实际利率下行的过程中吸引力会放大。除我们无法覆盖的浦发及平安以外,我们推荐:①兴业(混业/跨界经营存在超预期)②中行(机制改善、员工持股、一带一路催化、转债转股结束)③北京(高股息、低估值、资产质量运营稳健,但短期内有一定解禁抛压)。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政府平台贷款纳入财政预算比例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