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近期就银行业半年度策略同北、上、广深等地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银行股的关注度有所提升,然而配置上存在分歧,主要热点问题和我们的回答如下。
机构客户重点关注问题及简要解答:
货币政策及行业政策调整以及对于银行业的影响:我们预计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整体思路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从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及达到的结果来看,我们认为以全面降准或者上调全年信贷规模为手段的全面放松出现的概率不大。我们倾向于认为降息的概率大于全面降准,并不排除非对称降息的可能。
若3 季度实行非对称降息,将影响14 年/15 年净利润约3 个/8 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下半年将陆续出台8 号文和127 号文的具体细则。存款保险制度在下半年推出的概率较小,若推出,则保费的缴纳对于利润有小幅的负面影响。
127 号文对于社融的影响,对于息差的判断:8 号文和127 号文的相继出台将导致2014 年下半年的非标资产增量出现收缩,对应社融中非银行渠道的授信规模下降,信贷占社融比例将上升。表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生息资产的增速将回落到10.2%的水平,为近年最低。我们维持全年新增信贷总量9.6万亿的预测,由于资金价格下行活跃了债券发行,我们将社融总量预测从原先的16 万亿小幅上调至16.6 万亿。
一方面社融渠道对信贷的倚重有助于银行维持贷款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受到的监管和限制也有望缓解银行的负债端压力,综合而言我们认为息差收窄的水平有望好于市场预期,维持收窄幅度为5-8bps 的判断。
2014 年下半年资产质量展望:我们认为下半年资产质量将继续小幅恶化,不良生成率小幅上升。银行需要面对包括地产产业链上的企业由于现金流周转率变差、利息保证倍数下降等问题产生的风险。面对不良双升的局面,我们预计银行会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和转让的力度,使表内不良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1.1%左右)。
对于沪港通的看法,以及银行估值修复的可能:我们认为,两市银行股之间的估值差异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市场偏好和投资者结构造成的, 沪港通后增量资金的进入会给A 股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但是两市价差消除的概率较低。目前银行处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与利率市场化中后期的复合背景,即便有增量资金进入也难以带来估值系统性的修复。银行股随业绩上升而小幅上涨的情况可期,但估值的大幅修复需要等待经济企稳,前景明朗。
行业观点和选股逻辑: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股份制银行由于更为灵活的机制和适应性更好的竞争策略会取得相对大行和城商行更好的经营成果。那些拥有雄厚资本实力、具备良好风控水平、已经拥有或正在建立综合金融能力的银行是我们看好的标的,除了我们不能覆盖的平安和浦发之外,我们推荐招行,此外推荐业绩将在2 季度出现拐点的北京银行。
行业风险: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调整,资产质量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