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因素导致CPI涨幅微升。12月CPI同比环比数据出现微幅改善,主要源自天气等季节性因素影响。12月受天气因素影响,鲜菜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同比数据由下跌转为上涨7.2%,受此影响12月食品价格分项同比上涨2.9%,影响CPI同比数据0.95个百分点。而七大类非食品价格分项中,五项保持同比上涨,两项出现同比下滑。整体来看,CPI各分项依然维持了“需求端疲弱,供给端持续上涨”的格局。
PPI弱势不改,企业盈利空间持续走扩12月PPI、PPIRM同比、环比降幅继续扩大,创年内新低。PPI与PPIRM剪刀差为0.7%,较11月继续走扩0.2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继续扩大。
财政政策发力,通缩风险较小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货币政策的乏力使财政政策加码成为2015年的必然选择。近日媒体证实,国务院已于2014年底批准总投资额巨大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重大项目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在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PPI与PPIRM剪刀差持续走扩的情况下,2015年基建项目的逐步落实,将使周期性行业实现盈利。预计2015年PPI将随基建项目的逐渐落实而有所改善,PPIRM受国际大宗商品普遍进入下行周期的影响,大概率将继续保持低位,PPI与PPIRM的剪刀差将持续存在。CPI虽屡创新低,但其与劳动力供给密切相关的服务类分项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这种“需求端低迷,供给端持续上涨”的格局,意味着CPI对基建项目带来的需求回暖极为敏感,预计2015年CPI将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此外价格改革的推行使物价水平短期内易升难降,整体来看2015年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较小,全年CPI同比增速或达2.3%。
货币政策维稳,降准降息短期难现2014年,货币政策在成功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后,并未带来需求的实质性回暖,政策风向从“去产能去杠杆”逐渐转向“双发动机”。如果把2014年11月的不对称降息视作政治因素主导下的一次试错,那么2015年“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维稳”将成为政策主旋律。CPI、PPI的接连新低为货币宽松创造客观条件,但货币政策可以宽松,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一定会宽松,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一定会采取连续降准降息的方式进行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孤立看待,从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顶层设计来看,连续降准降息将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在美元升值预期下,货币总量宽松的概率较小。此外,鉴于目前央行对流动性调控的态度依然十分审慎,1-2月经济数据出炉前,降息等进一步宽松措施出现概率较小。1月续作MLF、提供SLO对冲短期流动性波动、以及春节期间重启逆回购均可能成为央行近期的操作方式,此外存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同时降准以对冲流动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