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即将一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15日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握自贸试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把上海自贸区建成全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试验田。要力争将上海“建成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最高、上市公司运作最规范、社会信用体系最健全的地区”。
观点与逻辑
《实施意见》分6部分内容共33条,涉及股市、债市、期市、自贸区等焦点,直指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实质与关键环节,并对新“国九条”中重要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予以积极呼应,包括配合做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的注册制工作;积极开展“沪港通”业务试点;配合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等。 总体看,我们认为《实施意见》既对新“国九条”中重要的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予以积极呼应,还体现鲜明的“上海特色”,凸显出促进上海区域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起点。 当前,国家推动的多项资本市场改革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实施意见》对此予以积极呼应,提出配合做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的注册制工作;积极开展“沪港通”业务;配合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等举措。 同时,针对“新国九条”首次对培育私募市场作出的部署,本次《实施意见》也首次明确推进上海私募市场发展的具体要求。《实施意见》提出针对非公开市场的三条指导意见:一是完善上海非公开市场交易机制及发行制度,逐步健全私募投资基金二级市场,培育合格机构投资者参与非公开市场交易;二是鼓励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通过非公开市场发行产品;三是培育与私募投资产品发行相关的定价、估值、交易、风控、后台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及服务机构等。
《实施意见》还着力反映了具有上海特色的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举措。比如:在自贸试验区逐步放宽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逐步提高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设立合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支持注册在该市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参与上交所债券回购;支持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商品交割仓库等。《意见》将支持上海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利用自贸试验区平台,发行QDII和RQDII产品;支持其境外分支机构按规定发行QFII、RQFII产品,逐步扩大QFII、RQFII参与金融期货产品的范围。《实施意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增强上海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上海将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壮大主板市场,做大、做强、做活蓝筹股市场,增加市场内部层次;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做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相关工作;积极推进“沪港通”等试点;推进上海证券交易所ETF期权等业务创新。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实施意见》还提出,优化上市公司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本市上市挂牌公司质量;依托资本市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成长;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借助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
中短期市场影响:利好上海金融蓝筹板块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经济面临一定的压力,不少企业面临融资难困扰,上海率先回应“新国九条”,提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具体措施,对解决融资难题,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回暖、优化上海产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实施意见》中对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要求,既是自贸区试验的关键环节,也将对上海资本市场直接带来正面影响。根据《实施意见》,在自贸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沪港通”等因素作用下,首先将为资本市场带来资金增量,直接利好资本市场。
《实施意见》此次提出大力支持上海股票市场发展,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大、做强、做活蓝筹股市场,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蓝筹板块尤其是上海本地金融蓝筹板块中线趋势形成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