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三季亏7亿,永辉超市222家调改门店“疗效”何时显?)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仍未扭转亏损局面,其中归母净利润录得-7.10亿元,营收同比下降22.21%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股东接连减持,“胖改”以来,永辉超市业绩承压状况如何?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董事长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因自身资金需求,其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永辉超市股份合计不超过907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主体为张轩松的一致行动人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喜世润合润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减持价格视市场情况确定,若按照11月14日4.64元/股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拟套现4.21亿元。
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张轩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永辉超市12.7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05%。其中,张轩松持有公司7.9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8.72%,而上海喜世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喜世润合润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87%。
此前,永辉超市高管、股东已接连减持。在2025年4月2日至同年7月1日期间,股东京东世贸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了公司1.14亿股股份,总金额达6.04亿元,同样系自身资金需求。截至同年11月7日,公司副总裁罗雯霞的减持计划也刚实施完毕,其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0.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12%,减持总金额为49.89万元。
这一系列减持行为,或引发市场对永辉超市“胖改”后业绩经营压力是否得以缓解的关注。
永辉超市董事长的一致行动人集中竞价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自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永辉超市持续聚焦品质与幸福的商业模式,在商品供应链变革、服务与顾客体验升级、员工福利与组织文化重塑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重构,从首批试点到逐步推广。当前,调改工作已迈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
根据最新调改情况,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加快调改店线上业务提升,通过线上渠道扩大调改店的综合服务范围,打造“烘焙熟食”频道,上新超200支优质3R商品;同时,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达99家,而公司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现存调改已开业门店共计222家。
此外,永辉超市还于2025年10月13日召开发布会,官宣“国民超市 品质永辉”的新定位。公司CEO、全国调改负责人王守诚表示,未来调改将重点聚焦“人”与“商品”,通过持续的人本关怀和商品打磨,以实现高质量纵深突破。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佘咸平官宣了“商品中心化”战略,未来三年,公司将打造一系列亿元级大单品。截至2025年三季报披露日,公司已推出15款品质单品,覆盖生鲜、3R及标品领域。
然而从业绩端看,永辉超市的调改尚未带来显著成效。据最新数据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21%至424.34亿元,公司解释称,一方面主要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有关,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以及对于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使得公司客流、客单价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关店改造潜力门店,并淘汰部分尾部门店。综合因素影响下,公司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
截至2025年9月30日,永辉超市共开业450家门店,较2025年上半年数量(552家)减少102家。另一边,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来源于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华中各区域的主营收入同比亦纷纷下滑,降幅在4.04%至31.18%之间。
盈利层面,永辉超市仍处于亏损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录得-7.1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02亿元,公司将其归因于调改、转型过程带来的短期影响。
需要留意的是,在调改前,永辉超市已连续亏损,2021年至2023年累计净亏损额达到80.36亿元,彼时主要受社区团购兴起、线下客流承压、实体零售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等因素影响。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调改后,永辉超市2024年全年继续录得14.65亿元净亏损,这一年,公司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包括商品结构调整与服务升级等),同时关闭尾部门店超200家。
如今,调改已有一年多,永辉超市的“胖改”效用何时才能显著作用于整体经营数据上?
永辉超市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投时关键词:永辉超市(601933.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