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李嘉诚内地楼市最后一卖:400套房源遭港客抢购,北京项目7折抛售

来源:中访网 2025-09-01 15:1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98岁的李嘉诚,正以一场“清仓式”甩卖,为其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数十年布局画上句号。

(原标题:李嘉诚内地楼市最后一卖:400套房源遭港客抢购,北京项目7折抛售)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98岁的李嘉诚,正以一场“清仓式”甩卖,为其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数十年布局画上句号。这场始于2013年的“十年大撤退”,在2025年迎来关键节点——大湾区400余套房源低价抛售、北京核心项目折价离场,背后是万亿商业帝国资本版图的彻底重构。

2025年盛夏,广东楼市被一股“港资抛售潮”搅动。长实集团推出的“大湾区双居生活”计划,将惠州、中山、广州、东莞四城的老盘房源集中推向市场,最低一套51平方米住宅总价仅40余万元,较此前备案价折价近两成。其中东莞海逸豪庭的降价幅度最为惊人,单价从2023年的4.4万元/平方米跌至1.55万元/平方米,降幅超64%,13年前拿地的项目如今以“腰斩价”清货,吸引不少香港购房者北上抢购,短短数月内房源便仅剩尾货。

这并非孤例。今年5月,北京朝阳区御翠园项目以7折价格抛售,均价跌至7万元/平方米,较2024年开盘价直降近百万元。为安抚老业主,开发商推出装修补偿与差价补贴两种方案,这种“折价+补偿”的组合策略,既加速了资金回笼,也折射出其撤离内地市场的迫切心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抛售的项目多为“压箱底”资产:广州逸翠庄园2012年首次开盘,东莞海逸豪庭拿地可追溯至1999年,当时不足千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即便如今低价甩卖,26年间仍实现18倍增值,堪称跨越世纪的资本操作范本。

回溯李嘉诚的内地布局,1992年的北京东方广场是标志性起点。这个位于王府井黄金地段、占地10万平方米的“城中之城”,集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与写字楼于一体,至今仍是内地最盈利的商业地产项目之一。此后数十年,他秉持“核心城市+黄金地段”的拿地策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核心区低价囤地,通过“长周期开发”等待土地升值——2001年北京御翠园拿地时楼面价仅1750元/平方米,2004年成都南城都汇地块成本1030元/平方米,这些早期低成本锁定的优质资产,在楼市黄金期为其带来巨额收益。

但随着内地房地产监管政策收紧,李嘉诚的商业模式逐渐失效。2015年起,针对囤地、捂盘的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成都南城都汇项目曾因拿地后2年未开工、12年仅开发6期被政府勒令整改,甚至被禁止新增融资,这成为其战略转向的重要转折点。2013年,李嘉诚开启首轮资产抛售,4个月内通过出售广州西城都荟、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等项目套现126亿元;2016年,上海陆家嘴世纪汇广场以200亿元售出,较2006年拿地价增值近5倍,同年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以357亿港元转手。据统计,2013-2017年间,李氏家族从内地及香港累计撤资超2500亿港元。

如今,这场撤离已进入尾声。长实集团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可开发土地储备约622万平方米,虽有86%位于内地,但相较于2013年超千万平方米的巅峰时期,规模大幅缩水;更关键的是,内地业务收入占比已萎缩至5%,香港仅余7%,而欧洲市场贡献了50%的收入,资本重心早已完成跨洋转移。从英国电网、电信业务到公用事业投资,数百亿港元的套现资金被投入欧洲基建领域,构建起新的盈利支柱。

面对外界争议,李嘉诚曾在年报中回应“投资决策基于商业逻辑”,一句“我只是个商人”道破资本本质。如今,98岁的他将内地“最后的资产”清场,长子李泽钜也于2025年7月退出香港特首顾问团,标志着李氏家族与内地及香港市场的关联进一步弱化。

从低价囤地的“黄金时代”到折价清货的“撤离时刻”,李嘉诚的商业轨迹不仅是个人财富的起落,更折射出中国房地产市场数十年的变迁。当内地楼市告别高速增长,这位资本巨鳄的离场,或许是一个时代落幕的注脚,而关于资本与市场、商业与责任的讨论,仍将在时间长河中持续回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实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