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瑞银解析Q1公募基金投资密码:汽车、有色领涨,高股息股失宠?)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发布研报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增幅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汽车、有色金属和机械,相应增幅为 1.6 个百分点、1.5 个百分点和 0.5 个百分点。该行看到防御性板块出现分化:电信、煤炭和公用事业的持仓大幅下降,而银行股持仓连续五个月上升。当前A/H股溢价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A股补涨动能积聚。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二季度配置,"国家队"托底机制为A股提供支撑。
瑞银主要观点如下:
增持汽车、有色金属、机械股;减持电气设备、电信、非银行金融股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增幅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汽车、有色金属和机械,相应增幅为 1.6 个百分点、1.5 个百分点和 0.5 个百分点(图 1)。受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前后一系列中国自主研发的科技产品(以 “深度求索” 大模型为首)的推动,“中国创新” 和人工智能主题重新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在 A 股市场,被认为与人工智能关联度最高的人形机器人相关股票,得到了公募基金显著的持仓增持,汽车和机械行业的权重 / 超配指标大幅上升就证明了这一点。与人工智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计算机行业,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也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睐,持仓增幅排名第四。
风险偏好回升,成长股优于价值股
2025 年第一季度,随着中国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以及宏观经济趋稳,市场情绪明显改善。这种情绪变化在公募基金的操作中得到体现,即增持成长股,减持高股息股票。
该行看到防御性板块出现分化:电信、煤炭和公用事业的持仓大幅下降,而银行股持仓连续五个月上升。分板块来看,主板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增加 0.7 个百分点;科创板持仓进一步上升 0.7 个百分点,达到 14.4% 的历史新高,显示出公募基金对成长股的偏好;创业板持仓下降 1.5 个百分点至 18.6%,尽管仍处于历史高位。然而,自 2025 年第二季度以来,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可能近期已发生变化。
公募基金南下,港股持仓升至历史新高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增持港股。该行的数据显示,其第一季度港股持仓跃升至 17.3%,较 2024 年第四季度末上升 5.1 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2025 年第一季度港股表现优于 A 股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A 股权重股大多是金融、消费和工业股,而恒生指数和明晟中国指数中互联网和科技板块占比最大;第二,A 股新的主动型公募基金发行遇冷,而港股受益于南向资金(2025 年第一季度达 4113 亿元人民币)和海外资金的净流入。
不过,对于 2025 年全年,该行认为 A 股市场可能会追赶港股,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 A/H 股溢价较 5 年平均水平低 1 个标准差,根据均值回归规律,A 股市场有望逐步缩小与港股的差距;
其次,港股比 A 股更容易受到全球地缘政治动态的影响;最后,“国家队” 的入场可为 A 股市场提供下跌保护。该行认为,“国家队” 有能力且有意愿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大幅增持股票以稳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