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痛惜!黄旭华逝世!)
据中国船舶官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 岁。兹定于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讣告称,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于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 ,祖籍广东揭阳,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是中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
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29日,获颁“共和国勋章” ;2020年1月10日,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资料显示,黄旭华父母皆为医生,出生时,家中已有两个哥哥,父亲黄树榖按族谱秩序给他起名为“黄绍强”。1931年,进入海丰县田墘镇树基小学念初小 ,1934年,转到海丰县田墘镇小学念初小四年级,1935年,又转到海丰县汕尾镇教会所办作矶小学念高小,期间,受兼任国语、算数、 自然、体育多门课程的苏剑鸣老师影响较深,尤其国语课为其普通话水平打下良好基础。1937年,完成小学学业,从作矶小学毕业。
1938年,黄旭华随大哥黄绍忠(后改名为黄誉),离开家乡,经海丰、陆丰,步行四天抵达揭阳县五经富镇,转入迁至该地的聿怀中学就读初中,期间曾参与抗日宣传队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1939年暑假后,转入韩山师范学校继续读初中二年级下半期,1940年改考梅县教会学校广益中学,被录取后,进入广益中学读高中一年级。1941年,聿怀中学恢复办学,黄旭华转回聿怀就读初三,同年,从广东梅县出发,赴广西桂林就读省立桂林中学,途经兴宁、韶关、坪石,在坪石与大哥黄绍忠见面后,在大哥的带领下到达桂林,此后在省立桂林中学高35班,念至高三,期间,加入桂林中学校合唱团,常参与社会义演。
1944年8月,黄旭华离开桂林并决定报考国立交通大学,路经柳州、独山、贵阳,在贵阳停留期间,参加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招考后,又赶往重庆,在其大哥打工的某炼油厂落脚,后收到唐山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但已无返回可能,因而未能入读。9月,进入位于重庆江津白沙镇的由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容战区流亡学生所特设的大学先修班学习,着手报考交通大学造船系。
1949年9月,黄旭华在上海中共市委第一期党校学习结束,次月,被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分配至当时的华东军管会船舶建造处工作,主要负责指导监督各私营船厂造船质量及施工情况。1950年,调至上海市招商局,任局长于眉的秘书。在招商局工作期间,上海市统战部抽调部分党员加入民主党派以帮助民主党派发展工作,黄旭华因此加入上海市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1年,任上海市港务局共青团团委书记,任职期间仍然以党员身份参加上海市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组织工作。1952年,进入船舶工业管理局,任船舶试验筹备处技术组技术员兼秘书组组长。1953年10月,结束“三反”、“五反”工作后,调至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处总体组,任总体组副组长,从事民用船舶总体设计,11月,作为国家商务代表团成员随团赴东德考察,了解东德造船情况并洽谈合作。1954年4月,随团回国,6月,转入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扫雷艇与猎潜艇科,从事苏联军用潜艇的转让制造。
1958年,黄旭华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出任第一代核潜艇副总设计师、第二任总设计师,历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及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期间,为保密研制核潜艇,他隐姓埋名、彻底与家人亲友断绝联系,直至1987年才被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披露。
责编:罗晓霞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