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昔日“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688567.SH)已连续多年深陷亏损漩涡。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孚能科技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34亿元到3.52亿元,亏损额较2023年有所收窄,但扭亏难题仍然待解。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0年上市后,孚能科技尚未实现盈利,累计亏损超43亿元。由于长期聚焦三元动力电池,孚能科技未能及时把握市场趋势并推出低成本铁锂产品,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业绩显著承压。
持续亏损之下,孚能科技实控人早已萌生退意,上市后多次向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筹划控制权转让。1月初,孚能科技再度宣布协议转让5%股份。若一系列交易成功,孚能科技将由广州国资接盘。然而,业绩成色不足叠加股价低迷,孚能科技5%股份的交易对价也在一年半内直降7.56亿元。
2024年延续亏损态势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孚能科技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到-2.34亿元,亏损同比减少81.17%到87.45%;对应扣非后净利润为-3.99亿元到-2.82亿元,亏损同比减少77.06%到83.79%。2024年亏损大幅收窄主要是因为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下降、资产减值减少以及投资损失减少等原因。
资料显示,2020年7月,孚能科技作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长期聚焦三元动力电池,同时积极拓展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目前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2024年大幅减亏,但孚能科技仍未走出亏损泥沼。上市当年,孚能科技火速“变脸”,营收“腰斩”至11.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31亿元。2021-2023年,孚能科技营收回暖,一路从35亿元增长至164.36亿元;不过其盈利水平却未见改善,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9.53亿元、9.27亿元、18.68亿元。结合业绩预告,孚能科技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超43亿元。
除原材料成本压力外,业绩的持续亏损与其押注的技术路线不无关系。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大幅缩小与三元电池的差距,三元电池优势不再明显。在车企带动下,磷酸铁锂市占率反超三元电池。但孚能科技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错失了市场机遇。在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孚能科技的生存压力陡增。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其中三元电池占总装车量的25.3%;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为74.6%。进一步来看,孚能科技以3.27GWh的装车量位居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企业的第6位,占比2.4%。与2023年相比,其占比减少了2.34个百分点。
在2023年出现巨亏之后,孚能科技也在管理层内部进行调整,表示将在2024年继续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核心岗位、关键角色要以能者居之,胜任与否由既定期限内业绩评判。
2024年6月,孚能科技总经理陈斌波请辞,距离其接任总经理一职仅过去一年。自上市以来,孚能科技已经更换了三任总经理。同年9月,张峰辞任董秘兼副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公司海外业务副总裁职务;12月,核心技术人员熊得军提出离职。当下,如何扭亏为盈仍是管理层需要直面的棘手难题。
两年三度谋划易主
在业绩深亏之际,孚能科技实控人却多次筹谋出让控制权。
2025年1月初,孚能科技再度披露易主的可能性。根据1月3日披露的公告,孚能科技控股股东FarasisEnergy(AsiaPacific)Limited(下称“香港孚能”)与其一致行动人赣州孚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赣州孚创”)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15.9元/股的价格向新能源基金合计转让6110.5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合计转让价款约9.72亿元。公告发布前一交易日,孚能科技的收盘价为11.6元/股,溢价了37%。
其中,香港孚能拟转让5682.25万股股份,赣州孚创拟转让428.27万股股份,分别占总股本的4.65%、0.35%。而新能源基金拟将上述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全部委托给广州工控行使。
1月7日,广州工控的一致行动人通过大宗交易收购2444.2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以进一步保障控制权的落地。本次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完成后,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将由香港孚能变更为广州工控,实控人将由YUWANG(王瑀)、KeithD.Kepler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司将被纳入广州国资麾下。孚能科技表示,本次股份转让尚需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他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
香港孚能穿透后的股东有2位,由YUWANG与KeithD.Kepler分别持股48.95%和51.05%。二人分别为加拿大籍和美国籍,通过高溢价卖股套现9亿元。事实上,YUWANG与KeithD.Kepler在孚能科技上市之前就已两次对外出让股权,套现约6.6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两位实控人向广州工控出让控制权筹谋已久,但过程却一波三折。2022年11月,广州工控通过定增成为孚能科技的第三大股东。2023年8月,广州工控原计划以28.37元/股的价格受让5%股份(6091.34万股),转让总对价为17.28亿元。后于当年11月终止交易,改道以定增方式谋求控股股东地位,但最终也没了下文。
二级市场上,孚能科技股价表现低迷,2月7日收盘价为12.25元/股,早已破发。连年亏损加之股价破发,孚能科技的估值也一路缩水。与最初28.37元/股的价格相比,目前每股交易价格已跌去超4成。时隔近一年半,同样5%的股权转让,交易价缩水了7.56亿元。(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