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康美药业“摘帽”在即:扣非净利与现金流依然为负,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康美药业,这个曾经被冠以"A股财务造假王"的公司,终于将在2024年7月4日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结束长达数年的"披星戴帽"历程。然而,这个曾经虚增资金887亿元、收入275亿元、利润39亿元的公司,真的能够就此翻篇,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吗?
造假事件重创信誉,新任控股股东能否力挽狂澜?
2016至2018年,康美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等通过虚开和篡改增值税发票、伪造银行单据等手段,累计虚增资金887亿元、收入275亿元、利润39亿元。这一严重的财务造假事件不仅创下了A股历史之最,也为公司带来了沉重打击。原实控人马兴田及多名高管受到法律制裁,公司信誉跌至谷底。
2021年11月,广药集团旗下的广东神农氏参与了ST康美的破产重整,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然而,新东家能否力挽狂澜,帮助康美药业重建市场信心,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业绩低迷现金流缩水,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
由于上述原因,从2019年之后,康美药业发生了业绩大幅下滑,尽管在2023年净利润转正,但扣非净利润依然为负。同时在2024年第一季度,尽管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仍然为负。
制图:金融界;数据来源:Choice
再看经营现金流,从2022年开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为负。这意味着,康美药业的业务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制图:金融界;数据来源:Choice
康美的摘帽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曾于2023年4月首次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但因历史诉讼未决、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等原因,不到两个月便撤回申请。这一举动更加剧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怀疑。尽管2024年6月26日康美药业再次向上交所提出"摘帽"申请并最终获批,但公司能否彻底走出阴霾,仍是一个未知数。
康美药业即便即将摘掉"ST"的帽子,但其未来的道路仍旧荆棘满布。曾经的“造假事件”给公司信誉带来的创伤难以愈合,而持续低迷的业绩和现金流状况更让投资者对其前景保持谨慎。康美药业能否重拾市场信心,还需要在提升内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改善盈利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