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MSCI王晓书:气候在投资市场上可能会成为跟ESG一样重要的议题

来源:网易财经 2023-10-10 11:11: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MSCI王晓书:气候在投资市场上可能会成为跟ESG一样重要的议题)

9月23日,由网易财经主办的“2023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凝聚ESG共识、聚焦关键行动”,由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深圳市南山区金融行业协会、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提供支持。来自ESG国际组织、评级机构、学界、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基于ESG议题发表重要演讲与深入交流。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在论坛上圆桌对话环节表示,气候在投资市场上可能会成长为与ESG一样重要的单独议题,越来越多投资者把净零和气候作为与ESG一样重要的投资主题进行考量。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越发急迫、各国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了更多共识、亦出台了更多监管政策,如何管控气候风险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议题。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衡量气候风险。

针对中国企业的ESG实践,王晓书表示,MSCI非常注重本土化,希望把中国企业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举措转化为国际投资者可以理解的语言,并纳入MSCI的评级模型里,让全球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中国企业的实践。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在目前高质量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不仅仅面临着商业竞争,其实还面临着很多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消费者、政府、负责任投资人对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从ESG领域,我希望大家结合自身机构的特点,分享一下中国的本土企业如何利用ESG自身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首先请王晓书女士跟我们分享一下,MSCI作为国际的ESG评级机构,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做法和实践能力呢?

王晓书:MSCI担当重要的桥梁角色,连接中国上市公司与国际资本市场。我们发现,在全球范围,可持续投资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会考量企业的ESG表现,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的投资中,这些大型机构投资者也认为ESG相关因子可以为他们提供多一个视角,去全面审视企业的财务健康度表现。

在这样的过程中,MSCI提供一个相对而言全球统一的评级模型,在资本市场进行全球化资本配置时,提供基本的对标数据以进行参考。MSCI提供的是全球模型,而在一些具体数据点采集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本土化的实践。以中国市场为例,我们希望把中国本土市场语境当中的一些概念,比如小微金融、服务三农等领域,包括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转化为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或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用语,并放在MSCI的评级模型中,让全球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中国企业的ESG实践。

主持人:ESG毕竟是在发展的阶段,当时我们讨论财务披露有非常明确的财务体系。而今天的ESG披露,标准很多,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披露要求,特别是在全球化运行的企业,可能同时就面临着要面向多套标准、多种数据的披露诉求。我也想请数据的使用者、数据的生产者、数据的二次应用者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在ESG信息披露中,用这些ESG数据支撑您的日常工作中,您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什么。

王晓书:首先,就ESG和气候的信息披露而言,MSCI作为ESG和气候研究的机构,企业的信息披露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核心的基础数据,我们由此构建更全面和复杂的模型。刚才提到我们看到ISSB等机构的全球化准则正在逐步落地,订明披露框架和大致指南,这为企业的信息披露提供了动力和方向。而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ESG信息披露上有几方面的提升空间。

首先,有的企业会把ESG报告的重点放在故事跟案例,但企业需要认识到,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在评估企业ESG的表现时,ESG的财务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因此,企业有否识别出业务模式中最大的ESG风险、最重要的ESG议题变得十分关键。投资人关注企业有否识别出会影响其未来财务或盈利表现的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风险或机遇、是否有一个体系化的管理架构去管控相关的风险和机遇。与此同时,企业是否有可以展示全部门运营的量化绩效也十分重要。这个绩效不是某一工厂或者某一个很小的案例的表现,而是企业全运营范围一、二、三的排放,有没有体系化管理自身运营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这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而言更看重、更希望全面了解的数据。

举例来说,现在有很多企业会对外披露自身的气候目标或者号称其运营要实现碳中和。但这其中有哪些企业的目标能够落到实处,哪些只是流于表面的口号,当中的识别有时候会让投资界感到困惑。投资人希望对这样的目标有一个相对透明的衡量,因此MSCI也发展出一个框架,通过三个维度去衡量企业碳中和目标的力度。

首先,这个框架会衡量企业的气候目标、碳中和目标的全面性。我们会看目标是否涵盖范围一、二、三的排放,还是只包含了某个地区、某个产品线的气候碳中和目标,还是覆盖了全公司横跨所有业务线的碳中和目标。

第二个,进取性。我们会衡量企业的碳目标是否说明其基准年、未来时间节点的减排量、目标有否拆分成每年的减排进度或轨迹、轨迹在行业内以及跨行业中是否可比。欧盟的监管要求也提到,在名称中包含“碳中和”的指数,指数里的成分股,每年的减排必须达到7%以上,可见一些监管对于企业的碳中和目标有非常细致的要求。

第三个,可行性。我们会衡量企业是否有按进度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或者碳中和目标。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在三年前就披露了一个减排目标,我们可以评估它过去三年实际的减排轨迹跟目标是否吻合。这些情况都可以给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透明度,也会让市场更多的理解企业的碳目标是否能够落地。

主持人:针对推动ESG建设或ESG研究,您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希望大家从哪里突破?

王晓书: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双碳”和气候,我想强调一点,从MSCI的角度而言,我们在过去几年投放很大精力在构建更强的气候模型,以及一系列评估企业低碳转型的进程、雄心,包括气候数据的评估模型。这跟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重视,以及中国“双碳”的发展趋势密不可分。

过去人们一直觉得气候只是ESG这个大框架下的一个环境相关的议题,只是一个子议题。但随着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急迫性日增、全球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上达成共识,以及越来越多相关的监管政策出台,如何管控气候风险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市场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建以助金融机构更好的衡量气候风险。

金融机构可能首先是去衡量其投资组合的碳排放。这一方面依赖于企业的信息披露,或者一些模型的估算。此外,我们看到市场上有很多声音讨论是否可以投资于转型金融、化石燃料等行业。在国际投资者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年前,大多投资者会直接表明不投资于这些行业,或者追求投资组合的净零和低碳。但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国际投资者意识到构建低碳或者净零的投资组合相对容易,但把化石燃料、高排放的企业从人们的经济、生产、生活当中一夜之间剔除很难,而这些行业其实可能往往是最需要资金进行低碳转型的。我们观察到,投资的趋势从仅仅关注低碳,转化到去关注企业的气候或者转型行动、气候目标的明确程度与雄心、气候研究的强度与投入、在新能源、储能或者节能领域在内的新兴技术投入、所拥有的气候专利等方面。

这些都是越来越多投资者把净零和气候作为一个跟ESG一样重要的投资主题看待时会考量的议题,也是MSCI在构建一系列气候模型会纳入分析的考量。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气候在投资市场可能会成长为跟ESG一样重要的单独议题,而跟踪气候主题的资金在未来也可能与跟踪ESG的体量相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