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道通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道通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道通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产品简介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和相关软件云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

  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汽车已被构建成一个复杂的智能网络系统,高效、准确的汽车维修越来越依赖于智能化的汽车诊断和检测系统以及后市场数字化生态体系的构建。公司紧跟汽车新三化发展趋势,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依托,以持续研发创新为驱动,不断从纵向与横向推出新的产品,不断加大在战略性领域和关键性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同时充分发挥跨品牌兼容性优势,持续丰富核心产品类别并不断加强产品竞争优势。

  2、主要产品及服务的发展与演进

  随着我国互联网消费者渗透率的提升,以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化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历史性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汽车后市场,行业消费互联加速发展并开始引领产业从消费互联进入产业互联,行业整合升级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公司紧随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跨品牌兼容性优势,持续丰富核心产品类别并不断加强产品竞争优势,为维修门店和车主提供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及相关软件云服务产品,助力汽车后市场的“新三化”业务升级,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1)数字化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公司通过一系列智能诊断、检测等数字化终端工具,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维修场景下的智能诊断检测专业服务,并通过“端+云+大数据+AI”一体化融合的数字化智能诊断维修解决方案,大幅提升诊断、维修效率。公司未来将以“云”为核心,端云融合,深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维修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全面走向数字化,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

  (2)智能化

  随着汽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更加多样化,使其所需要的传感器等智能电子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系统和部件需要性能更智能、功能更全面的诊断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在巩固传统综合诊断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基于自主研发的汽车智能诊断核心技术积累和竞争优势,针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深入开发了具有技术竞争力和高兼容性的TPMS系统诊断匹配工具、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标定工具及毫米波雷达智能传感器业务。

  (3)新能源化

  公司紧紧把握新能源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结合第三方独立维修门店需求,率先拓展了综合诊断产品新能源车型的持续覆盖,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能源趋势下给汽车后市场在维修、保养、充电、光伏、储能等方面的新机遇,以智慧电池检测技术和车桩兼容技术为核心,深度运用AI、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能力,围绕光、检、充、储全链路,贯穿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产品,智慧充电检测系统产品,充电运营平台系统产品以及光伏储能系列产品,实现桩、云、光伏、储能设备的智能化高效联动,持续构建“光、检、充、储”一体化服务生态系统,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加快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未来汽车及汽车后市场产业将形成以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为载体创新驱动的商业模式,技术快速迭代,竞争者多样化,政策法规密集出台,芯片短缺等问题对全球车及汽车后市场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促使行业加速整合,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重构全价值链。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由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以及用户的品牌意识较强,行业参与者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和规模实力,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主销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TPMS(胎压监测系统)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相关软件云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公司始终把自身放在国际竞技场上,和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全球化的运营,公司以发达的欧美汽车后市场为突破点,在成功占领发达市场和树立品牌知名度后,又逐步进入全球其他众多充满潜力的地区和市场,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智能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在全球降低碳排放的大环境下,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宣布将陆续禁止燃油车的生产。根据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渗透率达到11%;到2030年全球销量将继续攀升至3000万辆,渗透率达到28%。

  根据普华永道公司的研究,截至2022年,美国市场现有约300万量电动车,约占新车销量的3%,但仅占美国在用汽车总量的1%。未来20年,美国电动车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到2030年,美国电车保有量将达到2700万辆。再看欧洲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欧洲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7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25%,但车桩比仍然高达16:1。

  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无疑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爆发式增长,无论是从未来市场空间还是从需求现状来看,全球都将迎来新能源充电解决方案的巨大发展机遇。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公共充电平台向高压大功率演变,充电接近加油体验

  随着各大车企逐渐推出支持800V电压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公共直流充电也逐渐向高压、高功率演变,10-20分钟就可将电量充到80%,几乎等同于汽车加油的时间,同时纯电乘用车和商用车电池容量也在逐步攀升,甚至可以高达400-500KWh,这些信息表明,超快充技术的发展和充电速度依然是未来提升充电体验的首要需求。

  (2)充电设施管理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

  伴随AI技术的发展,充电算法及充电策略分配越来越成为影响充电效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公共充电领域,功率矩阵、温度控制、负载调节的科学应用将高度依赖于数字化智能充电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来实现设施无人值守、充电安全快捷、充电网络智能调度等商业价值的充分挖掘。

  (3)运维管理智能化、远程化

  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必然伴随一系列的监控、诊断、维护、服务需求,随着人工上站成本水涨船高,市场一方面对于充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远程运维能力,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排障,这对于云平台的算法技术和实际应用能力将成为一大考验,也是决定公司是否能真正提供完整充电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依据。远程运维管理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帮助运营商大大降低日常的维护成本,还能充分提高充电桩的可用时间,提升充电收益。

  (4)平台互联互通,能源生态融合

  在充电行业发展的初期,车桩兼容性无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频繁的充电失败和中途跳枪多半归因于车桩协议的不兼容,因此桩企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技术突破,更要考虑如何适配兼容全球原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开展大范围、长期性的实车测试。

  另一方面,桩云的组合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平台化,而用户基于体验的友好性则更偏向于充电、支付的平台归一化,因此全球各类设备厂商及各大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了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加上越来越多的能源服务商逐渐参与到充电市场的建设中来,V2G双向充放电技术、EMS能源管理技术以及电网需求侧响应也成为了行业面向未来的生态融合技术发展基础。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核心技术凝结于自有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软件之中,在高效稳定和超强兼容的汽车诊断通信系统、智能易用和超强承载的汽车诊断专用操作系统基础上,公司产品实现了快速通信和兼容全球众多协议和原厂软件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智能仿真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高效数据采集、汽车模拟仿真、自动分析诊断协议等功能,形成了精准完备的核心数据库和算法库,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并通过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实现诊断准确率、覆盖面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基于数十万台诊断系统采集积累的海量远程诊断数据及维修应用案例,公司利用云平台维修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远程诊断、高效精准的智能维修方案推荐等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实现从诊断设备到诊断维修业务综合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近二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构筑起了公司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借助公司诊断产品长期以来积累的BMS通信协议数据及电池诊断技术,公司开拓性地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不仅在硬件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相继推出了家用交流桩、商用交流桩、直流快充桩、大功率直流超充桩、V2G双向充电桩等多款全场景充电设备,还创造性的自研了一套针对充电运营、远程运维、车队管理、能源管理相结合综合云服务软件平台及用户APP,致力于为充电运营商、能源服务商、车队、家庭等多个场景提供交钥匙充电解决方案。

  除了在解决方案和产品层面的精心布局,公司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构建了超快充电、智能充电、智能运维、互联互通、双向充电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壁垒。充分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超越客户期望为目标的研发标准,打造面向未来的技术矩阵,以适应全球充电行业迈向大功率、智能化、高可靠、多融合的发展趋势。

  (1)超快充电:充电接近加油体验

  1.得益于液冷超充技术,单枪充电功率高达480kW,最高输出电流650A;

  2.领先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和DSP控制算法,配合宽BG半导体实现高充电效率;

  3.150-1000V的宽恒电压范围。

  (2)智能充电:人工智能驱动实现高效充电

  1.智能功率分配,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能源效率;

  2.领先的AI算法,智能优化充电策略,延长电池寿命并高于行业水平;

  3.情境化的智能充电算法,有效降低电网压力和运营费用。

  (3)智能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营业费用

  1.全球领先的汽车诊断+BMS系统+充电状态大数据,支撑AI+电化学算法预测充电风险,提高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

  2.100+参数AI分析,实时故障预测和预防;

  3.实时监控、诊断、自动修复,实现智能维护。

  (4)高互操作性:互联互通的充电网络最大化充电桩生态效益

  1.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电动车实测,实现99%以上的车桩兼容性;

  2.广泛的平台协议兼容,支持Hubject、OCPP/OICP/OCPI/PNC,开放API接口;

  3.全球领先的V2X充放电技术,支持OPEN ADR互联。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1)新能源产品:

  充电桩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包括AC Ultra欧标系列、AC Lite电商系列、AC Elite CTEP&AC Ultra CTEP(符合加州商用应用场景)系列产品、DC Fast PTB(德国)等新产品,以上产品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并成为国内率先符合CTEP、NTEP和PTB要求的产品。

  云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发道通充电云平台相关功能,目前已构建充电运营、远程运维、充电APP三大产品。

  1.充电运营

  场桩管理:实时监控场站桩运行状态,支持行业OCPP标准的桩管理功能,便捷管理场站运行。场站运营:支持计费税费灵活配置,满足全球多样化的计费场景;支持进场控制,面向不同场景对桩和用户进行充电管控;接入互联互通平台,为场站运营提供更多流量;支持多级商户管理和收入分账。经营分析:Dashboard(仪表盘)及数据分析看板,提供多维度报表及交互式体验,使场站主轻松掌握场站运营情况,助力科学运营决策。智能充电:通过云端DLB/ALM技术进行智能负载调节,调整场站功率配置,实现削峰填谷,降低对电网的冲击,保障充电安全可靠;多样化的功率/电流分配策略,满足各种管控场景;合理利用峰谷电价为运营商节省电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20%。

  2.远程运维

  告警监控:能够实现告警自定义配置监控,灵活监控异常情况。告警通知:支持短信、邮件通知方式,支持按用户及角色进行通知对象配置,根据用户需求订阅。告警降噪:支持告警沉默、自动恢复、自动忽略等降噪手段。远程诊断:已具备基本的远程诊断能力,包括数字孪生、日志分析等,支持实时及历史数据查询,有效减少上站次数。远程排障:具备一定的远程修复能力,包括远程操控、固件升级等,能够降低人工运维成本。远程灵活配置:能够远程配置OCPP服务端、屏保、二维码等内容,同时支持OCPP协议外运营扩展能力。

  3.充电APP

  家用充电方面,优化并上线了车型数据管理系统,使车型数据库的维护效率得到提升,让用户在选择车型时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公司上线了用户反馈论坛,收集超过100条用户的问题和功能建议,为产品的开发和体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公司上线了动态负载均衡模块,使其更加直观易用。公共充电方面,配合运营平台上线了公共充电预约功能,增强了用户找桩的体验。此外,也上线了地图搜索充电站功能,并可查看充电站周边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充电体验。

  (2)汽车综合诊断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诊断行业的领先技术积累,结合云诊断技术研发了新一代智能远程终端MaxiFlash XLink,覆盖150+车型的模块刷写、设码、网关解锁、ADAS校准等丰富的维修场景,为技师提供便捷的远程维修解决方案。在海外发布的MX900和DS900系列综合诊断平板,硬件性能和易用性方面全面提升,为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3)TPMS系列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通用型可编程蓝牙胎压传感器BLE-A001,产品覆盖Tesla全系支持2.4G蓝牙胎压监测系统的车型,在学习效率、编程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寿命等方面,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公司同步配套推出了新一代胎压综合诊断仪TS900,产品相比上一代产品TS608,在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

  同时,Sensor软件、工具诊断匹配软件持续更新覆盖至2023款新车型,保障车型覆盖率99%以上,持续在全球保持领先。

  (4)ADAS校准工具系列产品:

  ADAS校准软件与四轮定位软件实现了全球2023年款新车型全覆盖,新增双叉臂垫片调整,双叉臂偏心轮调整,卸轮调整等功能,新增ADAS高频故障码帮助指引功能,全球车系覆盖率95%以上,为行业内最新最全的ADAS标定系统和四轮定位系统。

  (5)软件云服务(软件升级云服务):

  报告期内对远程专家及续费升级进行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优势及盈利能力。

  1.远程专家

  在远程诊断编程能力方面持续优化,支持全球及区域主流155+车系品牌(持续增加)远程诊断及编程能力,在CAN、DOIP基础上新增支持大众CANFD车辆通讯协议;灵活支撑各区域客户定制化市场运营需求,各产品终端统一交互,提升用户体验;在平台商业化方面,北美及欧洲7国已完成平台商业化搭建并实现远程专家服务收入。

  2.续费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74余车系2023年新车型诊断软件开发,其中奔驰、宝马、大众、奥迪、丰田、日产、本田、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路虎捷豹、沃尔沃、玛莎拉蒂等新车型诊断为行业首发,并成为国内首家拿到日产安全网关授权厂商。续费更新APP更为灵活,汇总权益并增加历史更新记录,续费价值大幅提升。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除去公司工厂的生产人员,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59.3%。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进一步加速集团战略转型,聚焦新能源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767.58万元,同比增加4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02.20万元,同比增长12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954.28万元,同比增长156.06%;毛利率为54.12%。

  (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布局汽车后市场数字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行业趋势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27,546.11万元,同比减少2.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19.03%,减少8.43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达91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9.3%(不含生产人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2,139件,获得1,554件。1.在数字化方面,公司在五大核心技术打造的智能诊断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全球诊断、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将维修场景数字化,构筑数字化智能终端生态。在此基础上,深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维修信息、远程专家和维修案例,提供智能维修综合解决方案。

  2.在新能源化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汽车新能源化发展趋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并依托过去多年积累的汽车协议兼容性及实车测试方面丰富的技术资源优势快速在汽车新能源化业务相关领域进行布局。

  (1)智慧充电检测产品:

  产品研发及认证进度:

  充电桩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包括AC Ultra欧标系列、AC Lite电商系列、AC Elite CTEP&AC Ultra CTEP(符合加州商用应用场景)系列产品、DC Fast PTB(德国)等新产品,以上产品快速通过了海外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并成为国内率先符合CTEP、NTEP和PTB要求的产品。

  云平台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发道通充电云平台相关功能,目前已构建充电运营、远程运维、充电APP三大产品。

  1.充电运营

  场桩管理:实时监控场站桩运行状态,支持行业OCPP标准的桩管理功能,便捷管理场站运行。场站运营:支持计费税费灵活配置,满足全球多样化的计费场景;支持进场控制,面向不同场景对桩和用户进行充电管控;接入互联互通平台,为场站运营提供更多流量;支持多级商户管理和收入分账。经营分析:Dashboard(仪表盘)及数据分析看板,提供多维度报表及交互式体验,使场站主轻松掌握场站运营情况,助力科学运营决策。智能充电:通过云端DLB/ALM技术进行智能负载调节,调整场站功率配置,实现削峰填谷,降低对电网的冲击,保障充电安全可靠;多样化的功率/电流分配策略,满足各种管控场景;合理利用峰谷电价为运营商节省电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20%。

  2.远程运维

  告警监控:能够实现告警自定义配置监控,灵活监控异常情况。告警通知:支持短信、邮件通知方式,支持按用户及角色进行通知对象配置,根据用户需求订阅。告警降噪:支持告警沉默、自动恢复、自动忽略等降噪手段。远程诊断:已具备基本的远程诊断能力,包括数字孪生、日志分析等,支持实时及历史数据查询,有效减少上站次数。远程排障:具备一定的远程修复能力,包括远程操控、固件升级等,能够降低人工运维成本。远程灵活配置:能够远程配置OCPP服务端、屏保、二维码等内容,同时支持OCPP协议外运营扩展能力。

  3.充电APP

  家用充电方面,优化并上线了车型数据管理系统,使车型数据库的维护效率得到提升,让用户在选择车型时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公司上线了用户反馈论坛,收集超过100条用户的问题和功能建议,为产品的开发和体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公司上线了动态负载均衡模块,使其更加直观易用。公共充电方面,配合运营平台上线了公共充电预约功能,增强了用户找桩的体验。此外,也上线了地图搜索充电站功能,并可查看充电站周边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共充电体验。

  市场拓展进度:

  线下销售:已在多国实现了销售突破,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线上销售:交流充电桩产品登陆全球主流电商亚马逊美国站。

  同时结合产品竞争力优势,发挥数字营销的威力,通过权威展会、行业媒体、精准投放,建立样板点,面向目标用户提升品牌认知和销售转化,加强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打造卓越品牌。2023年已参加行业内包括:CES2023拉斯维加斯展会、NADA2023达拉斯展会、Chicago Auto Show2023芝加哥展会、MAT Mid-America Trucking Show2023卢斯维尔展会、New York Int'l Auto Show2023纽约展、ACT2023加州展、Mobility world Expo巴黎展、Fully charged2023英国展、Fully Charged LIVE Australia2023澳大利亚展、Intersolar Europe2023慕尼黑展、EV Trend Korea2023韩国展、Auto Glass Trade Show2023澳大利亚展、RAX Israel2023以色列展、Electric Vehicle Innovation Summit2023阿布扎比展、Autoexpo_Kenya_2023肯尼亚展、Auto Expo India2023印度展、Automec expshow2023巴西展、2023上海法兰克福深圳

  特展等在内的全球49场展会。同时建立了多个国际示范站,包括美国乔治亚州,荷兰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爱沙尼亚塔林,荷兰蒂尔堡,澳大利亚悉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迪拜等地。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加,海外充电桩市场需求暴增,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将紧紧把握时代大机遇,聚焦市场开拓,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新能源汽车诊断维修工具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挥生态优势,不断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新能源车诊断软件更新覆盖至2023年,新增车型300多个,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在动力电池诊断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破了电池寿命评估算法,研发出一套完整的电池健康状态分析流程,并完成了动力电池分析平台的搭建,为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服务。

  公司后续将持续完善在新能源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全流程中一系列新能源智能诊断检测设备的开发,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共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线上线下(300959)有效结合,全面推动数字化营销

  公司在全球范围紧抓视频直播契机,将线上品牌宣传与线下产品体验进行有效结合,推动公司全方位数字化营销变革,主题涵盖第二品牌OTOFIX、ADAS标定设备等,有效提升产品销量。

  (三)越南生产中心稳定生产,保障产品供应

  考虑全球化布局以及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国际贸易摩擦,自2018年公司将部分产能逐步向越南转移。2023年公司越南生产中心稳定开展生产工作,有力地保障了产品供应。公司越南生产中心建设在保障全球供应稳定性和敏捷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越南当地的人力和生产成本优势,保持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

  (四)深化组织变革,构筑商业竞争力

  2023年公司持续夯实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项目,对各研发事业部流程落地情况,进行全程跟踪与辅导。由专业的评审委员会从商业投资及技术成熟度两方面,对研发项目各关键里程碑进行全面分析与决策评审,确保公司研发项目所需资源实现高效调配,并在不断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打造市场及客户满意的产品。

  与此同时,公司逐步引入MTL(产品上市至商机)、ISC(集成供应链)流程体系、SRM(供应商管理)系统以及FOL(财务在线系统)。其中MTL流程体系的搭建,推动公司向以客户需求及市场导向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变革,通过开展深入的市场洞察以及整合式的营销活动,实现提升品牌效力,促进销售线索增长的营销目标。ISC流程体系的搭建,则通过对公司当前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全面梳理、痛点分析及优化设计,不断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SRM供应商管理系统的搭建,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的采购流程,与SAP系统对接,实现采购订单需求与供应商实时共享,供应商可以根据SRM系统的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及时交付,既缩短了采购周期,又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公司的采购需求,实现了与供应商双赢。FOL财务费控系统的搭建,通过持续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统一了业务语言与财务语言以及业务活动对应的财务规则,各项业务活动能够进行预算管控,及时分析及调整,同时,通过与SAP、W3、CBS、SRM等业务系统对接,对业务流程集中标准化处理,实现业务线上审批,系统自动进行付款风险预警,提高全流程效率及风险防控力度。

  通过端到端流程建设和管理改进,将能力建设到组织上,不断提高组织效率及产品运营效率;针对公司核心骨干及干部队伍,公司挑选高潜质人员入营进行领导力、产品经理、项目经理、销售代表等角色,训战结合,为公司快速培养各级有战略洞察、战役管控能力、战斗意志的骨干和专家队伍,持续打造出一支“来之则战,战之则胜”的精锐之师。

  在团队管理上,将激励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产品合伙人、股权激励、项目专项奖等形成一套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享价值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革命性迭代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汽车行业。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各项新兴技术加快与汽车行业融合,催生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使得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也面临众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排除未来在汽车行业可能出现革命性的新型产品和技术,从而可能使现有公司产品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和革命性迭代。虽然公司始终以研发和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高度重视对研发和技术的投入,但如果届时公司未能成功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效的完成产品技术迭代,则可能导致公司无法保持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技术人才流失或不足的风险

  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行业经验丰富、结构稳定的研发团队。目前,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相比,高端研发人才相对稀缺,同时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技术人员流失时有发生。未来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且公司未能物色到合适的替代者,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要求,则可能会削弱或限制公司的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虽然公司已对核心技术采取了保护或保密措施,防范技术泄密,并与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及非竞争协议,但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仍可能出现了解相关技术的人员流失导致技术泄密、专利保护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如前述情况发生,将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考虑到公司全球化经营的策略,境外经营面临的法律环境复杂,且随着公司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市场竞争对手或其他主体出于各种目的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能难以完全避免。公司与Snap-on和Orange Electronics Co.Ltd.目前存在知识产权相关的诉讼纠纷,目前均未结案。

  由于知识产权的排查、申请、授权、协商和判定较为复杂,如公司未能妥善处理各类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及纠纷,并在未来潜在的知识产权诉讼败诉,可能导致公司赔偿损失、支付高额律师费、专利许可费、产品停止生产销售等不利后果,该等情形如果发生可能会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长期以来均主要向海外客户销售产品,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北美市场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境外销售已遍及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也在北美、欧洲等主要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如未来我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双边关系发生变化,或者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行业和对外贸易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日常经营和盈利状况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尤其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范围和关税征收力度。另如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公司产品设置其他贸易壁垒,且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将导致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公司有少部分原材料的原产地位于美国或属于美国品牌,若后续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为预防市场波动,公司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备货,从而可能导致原材料增加和相关资金占用上升。此外,若在本次贸易摩擦中出现我国对上述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税率提高,且公司未能及时寻求替代原材料,则公司的营业成本将会有所提高,从而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汽车诊断分析业务系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在北美、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博世公司、Snap-on、元征科技等已在汽车诊断分析行业长期经营,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久品牌认知度。同时公司在积极开拓国内业务,国内市场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元征科技。

  随着国内外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亦可能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加入,预期未来行业竞争会加剧。如公司不能充分发挥和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产品技术优势,随着竞争加剧,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公司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公司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3)公司业务和资产规模扩张引致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和资产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的生产能力、业务规模、资产规模、员工数量等方面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将给公司的研发、销售、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管理层素质、管理能力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和完善,将会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4)公司股权激励业绩考核风险

  受境外经营、原材料供给紧张、国际运费涨价及汇率波动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存在后续归属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无法达成目标A的风险。

  (三)财务风险

  (1)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境外销售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的汇率波动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2)存货规模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净额为144,114.1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7.60%。报告期内,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为1.03。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存货将面临跌价损失风险。

  (3)出口退税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以出口销售为主,出口产品税收实行“免、抵、退”政策。如果未来主要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出口退税率波动风险。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总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产品价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①同一产品价格随着时间推移,受到下游客户的价格压力会缓慢下滑;②持续推出盈利能力较强的新产品,有利于改善公司收入结构,维持较好价格水平;③行业竞争情况和公司竞争策略会影响整体的价格水平;④汇率变动对公司以本位币计量的价格会产生影响。因此,产品价格受上述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此外,产品生产成本主要受原材料市场价格、劳动力成本、业务规模和生产效率的影响,中长期看产品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但短期可能仍存在一定波动。

  总体来看,未来如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和成本的相关因素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较多,或成本上升较快,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IC芯片、电阻电容、PCB电路板、二极管、三极管、液晶显示屏等。总体来看公司所需原材料相关行业的供应商数量多,供给充分,但IC芯片、液晶显示屏等主要消费电子元器件的更新升级速度较快,随着产品代际更迭,原有型号产品可能由于减产、停产而出现供应不足。由于该等主要原材料直接影响公司的产品设计方案,公司需根据该等主要原材料相应地更改产品设计,如公司未能及时作出应对调整或找到替代性方案,可能导致阶段性出现该等原材料供给不足,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产品目前使用的IC和电子元器件部分通过进口,且2020年开始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半导体行业面临诸多挑战。2019年以来公司增加了部分关键芯片的备货,整体备货规模有所上升。若中美贸易摩擦、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部分材料、特别是关键芯片采购周期变长、价格剧烈波动或无法顺利进口,且公司未能合理调整生产销售安排、及时采取调整产品设计、寻找替代性方案或者将采购生产转移至境外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1)政策法规风险

  各国对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出台将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重大影响,如受美国、欧盟及国内强制安装TPMS产品要求的影响,TPMS市场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如果公司产品所在销售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出台不利影响政策,则对公司经营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政治风险

  受俄乌地缘危机、欧美对俄的制裁举措、俄罗斯反制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地缘安全和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式不容乐观。公司将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导向,积极应对潜在政治风险,对标行业标杆公司产品交付时间,为增强供应竞争力,提高对欧美市场的响应速度,短期快速推进欧洲、北美代工厂合作,提升交付弹性,缩短交付周期,加强综合竞争力;长期加强底线思维,在重要的产品销售国筹备自建工厂,实现重点市场区域的产销自循环,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多重备份,保障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资源

  由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行业的技术门槛高,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需要较强的技术和规模实力,需要对各类汽车品牌、车型等各类通信协议和相关数据进行长期的积累和优化,形成自身独有的信息数据库和核心算法库,以确保在诊断精确度、反馈响应速度等方面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对各类汽车品牌、车型等各类通讯协议和相关数据进行长期的积累和优化,车辆协议信息数据库平台的资源日益丰富,具备“超强兼容性”、“车型覆盖面广”、“智能精准”等优势,公司一直围绕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的资源优势不断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产品拓展,为汽车后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构建生态护城河。

  (2)研发创新优势:高效、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前瞻性是保证企业研发成功的核心与基础,公司通过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和对目标客户定位,以行业和产品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汽车行业数字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大趋势,持续高强度进行研发投入,确保方向正确,长期可持续发展。

  依托于汽车协议及实车测试的技术资源核心优势,公司在不断巩固汽车综合诊断产品的基础上,紧随行业技术变化趋势持续进行迭代创新,先后发展出TPMS系列、ADAS系列等更加智能、专业的产品,继续在车型覆盖面、兼容性、准确度等方面构筑优势,逐步引领汽车后市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公司在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全面向新能源业务发力,快速推出了智慧充电检测系列充电桩产品,产品上市以来陆续拿到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多国订单并逐步实现交付。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对核心技术的投入,快速突破并扎实积累电力电子、车桩兼容性、云服务、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助力汽车后市场的新能源化业务升级,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3)产品性能优势:智能精确,设计精美

  公司始终坚持“价值创新、孜孜以求”的经营理念、“将产品做到极致”的产品理念以及“超越客户期望,立于拼搏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在长期的研发投入中对新技术革新与不断学习,在行业内始终保持核心技术的优势地位。

  公司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产品兼容性强、覆盖面广、操作简单智能、集成度高、更新迭代快,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突出。在操作交互方面,拥有系统优化、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优秀的界面和用户体验;在兼容性方面,采用智能协议模拟和转换技术,支持全球众多协议和原创诊断软件。同时,基于核心诊断数据,公司在诊断准确性、覆盖面广和智能易用方面有突出优势。

  公司的智慧充电检测系统产品借助车桩兼容技术、安全充电技术、智慧电池检测技术等核心技术,具有充电更快、电池更安全、车桩兼容性更好及运维成本更低等性能优势,1、充电更快,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与散热技术,实现同级别产品充电速度优于竞争对手30%以上;2、电池更安全,基于电化学机理结合大数据AI算法的智慧电池检测技术,提前1-7天安全预警,电池SOH估算误差做到业界领先的小于3%的水平;3、车桩兼容性更好,基于汽车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针对性开发车桩通信仿真平台,依托于覆盖全球的实车测试资源,实现一次充电成功率大于99%,远高于业界平均80%的水平;4、运维成本更低,通过整机全面可靠性设计,将整机失效率降低到业界领先的1%以内,并通过器件级的远程监控技术,实现90%以上故障可远程诊断,60%以上故障可远程排除,降低客户整体运维成本30%以上。凭借突出的产品性能优势,充电桩产品陆续荣获了“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CPTE2021充电桩行业最佳产品设计奖”、2021EVE“南新奖”、“TV南德安全认证证书”、2022年德国IF设计奖、2022年德国“红点奖”、入围德国复兴银行KFW439/440/441补贴项目(用户购买该项目指定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补贴优惠)、意大利能源机构GSE推荐产品(用户使用该机构推荐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电费减免优惠)、法国ADVENIR家用充电设备财政项目推荐产品(用户购买该项目推荐品牌及型号范围内的充电桩产品可享受补贴优惠)、2022年波兰Zloty Medal奖项以及2022年马德里Galeria奖项。

  (4)品牌及渠道优势:全球市场和品牌具备较好知名度,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与布局,公司已在全球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销售子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全球营销网络。

  在北美市场,凭借着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公司与AdvancedAutoParts、GenuineParts等四大汽配连锁零售商和MedcoTool、IntegratedSupplyNetwork等北美汽车后市场大型综合性批发商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公司持续深耕美国市场,突破地域及语言、文化带来的局限,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本地化的售后服务,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建立起专业系统化的营销体系,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根据美国PTEN(ProfessionalTool&EquipmentNews)杂志在2021年度对购买公司产品的受调查者占比达到了50%以上,该数据在2017年为34%,与实耐宝(Snap-on)和OTC等属于市场主要参与者,具有较好的用户品牌认可度。

  (5)人才与团队优势

  公司已逐步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研发团队,建立起稳定的研发和质量保障体系,研发领域覆盖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了包含软件、硬件、设计、测试等职能完整的研发组织架构。在实际研发中,公司团队在新型设备研发、软件开发、工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云技术业务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1,554件,其中发明新型专利186项,实用新型专利292项,外观设计专利948项,软件著作权128项。

  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主要研发人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互联网工程、工业设计等学科,全面覆盖了公司技术和产品各个环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达91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9.3%(不含生产人员),核心技术团队均具有专业的行业经验,研发团队稳定性强。

  (6)产品生态优势:一体化的数字化智能维修解决方案将推动汽车后市场数字化变革和产业互联

  作为全球汽车智能诊断、检测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在全球汽车后市场拥有数十万具有高度客户黏性的行业终端用户,同时拥有海量汽车诊断数据库及核心算法,得天独厚的市场及技术基础使得公司能够不断在汽车后市场推出横向和纵向新产品和服务种类,同时新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又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形成产品生态护城。

  一方面,公司在巩固现有产品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推出更加智能、专业的数字化设备:从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开始,陆续推出一代、二代、三代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引领行业;同时公司紧随行业趋势,先后发展出TPMS系列、ADAS系列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产品在继承超强兼容、车型覆盖面广、智能精准的优势外,通过专有技术与诊断核心技术相结合,形成生态护城河。

  另一方面,基于多年积累的诊断维修数据与案例,未来通过数字化管理过程,紧紧围绕全场景智能修车,从智能化的诊断、智能化的维修,再到智能化的供应生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维修解决方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