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价俯冲,“从容”大模型难让云从科技“从容”)
自ChatGPT问世以来,无数国内科技公司争相模仿,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推出了“星火”大模型。5月18日,云从科技也推出了自己的“从容”大模型。
然而,尽管5月30日云从科技开放了“从容”大模型的公测,但是并没有像“文心一言”和“星火”大模型那样引起网友纷纷讨论,反倒是引起了投资者纷纷“跑路”。5月18云从科技报收29.86元/股,自此以后股价一路俯冲,最低降至17.79元/股;截至6月27日,云从科技股价报收18.79元/股,较5月18日的股价缩水37.07%,仅比发行价15.37元/股增长22.25%。“从容”大模型似乎非但没让云从科技吃上AI科技的红利,反而差点把云从科技的股价打回原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大讯飞5月6日发布“星火”大模型后,5月8日股价便报收63.86元/股,大涨10.01%;此后科大讯飞的股价先降后涨,最高涨至82.00元/股。截至6月27日,科大讯飞报收72.43元/股。云从科技和科大讯飞截然不同的股价走势,或许正是二者AI模型差距的体现。
不可否认,科大讯飞的体量本身就远胜于云从科技,二者难有可比性,但是云从科技自身的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2022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4亿元,同比下降 51.06%,其中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实现营收4.124 亿元,同比下降 55.86%;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实现营收1.128亿元,同比下降 17.18%;归母净利润为-8.69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7.46%。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云从科技的解释是:2022 年度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在手订单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且新订单业务开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延期,从而导致2022 年收入确认金额不及预期。
云从科技的窘境或许并不是孤立现象,同为“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2022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年报显示,2022年商汤科技实现营收38.09亿元,同比下跌18.97%,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5亿,亏损同比收窄64.73%。而“AI四小龙”中的其它两家公司:旷视科技仍在准备冲击IPO,而依图科技则早已放弃上市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AI四小龙”均长期处于亏损,未能实现盈利。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两家公司的累计亏损额分别约为72亿元和150亿元。而商汤科技截至2018年至2022年的的累计亏损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37.36亿元。相较之下,云从科技的2017年至2022年的累计亏损额仅为32.41亿元,是“四小龙”中亏损额最小的。
但是另一方面,云从科技的毛利率水平也是四小龙中最低的。数据显示,2022年云从科技的毛利率为34.06%,而其它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均在60%以上。
对于AI科技公司而言,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堪称“企业标配”。2022年云从科技和商汤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603亿元和40.14亿元,均高于其当年的营业收入。因此,科技公司非常依赖外部融。但是资本市场更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的亏损实际上难以留住投资者。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AI模型的热度逐渐消退,资本市场越来越看重AI科技公司产品落地和商业化,这也体现出了科大讯飞和云从科技的差距。科大讯飞的主业是教育领域,“星火”大模型属于“锦上添花”,也易于在其主营业务落地发展;但是云从科技的市场压力相对更大,一方面其在安防赛道上面临着海康威视、商汤科技和思必驰等一众巨头企业的挤压,另一方面金融领域规模有限,“从容”大模型如何落地商业化仍是一大问题。
不仅如此,云从科技的内控能力也大不如前。在社交网络平台上,2016-17年,网友对云从科技的评价都还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2018年以后,负面评价则越来越多。一些网友抱怨云从科技的行政管理能力不足,薪资水平也难以令人满意。2021年,云从科技“加班、裁员、降薪”的风波更是引起了业界的担忧。
在市场环境的大浪淘沙下,云从科技能否“从容”地站到最后?答案仍是未知数。(出品|华博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