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捷信消费金融 成也高息败也高息

来源:中访网 作者:大雪财经 2023-03-30 10:1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捷信消费金融发放高息贷款的投诉常现于媒体报端。就在3月27日,凤凰网财经曝光了一起捷信消费金融高息贷款案。

(原标题:捷信消费金融 成也高息败也高息)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捷信消费金融发放高息贷款的投诉常现于媒体报端。就在3月27日,凤凰网财经曝光了一起捷信消费金融高息贷款案。

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2019年7月26日,当时24岁的张芳因家庭装修需求,在捷信消金业务员的推介下,与该机构签订贷款合同,申请消费贷款30000元,贷款期限48个月,月贷款利率2%,月客户服务费率1%,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为36%。

据张芳介绍,截至目前她已还款43期,每期还款1187.33元,连本带利再加上服务费已还款5.1万,但依然还没有还完贷款,于是找平台协商退回超24%的费用并结清贷款,但捷信消费金融不同意。

无独有偶,今年3月中旬,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一桩民事一审判决书显示,因为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消费者申请提前还款还被捷信消金拒绝,最终双方对簿公堂。

该案件中,时年21岁的被告尚某妍于2018年1月6日向捷信消金申请贷款,约定贷款本金43000元,分54期偿还,每期还款1710.61元,月贷款利率2%,月客户服务费率0.143%,月贷款管理费率0.808%,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36%,此外还有月客户保障服务包手续费77.83元,月灵活还款服务包费15元,实际贷款年利率近40%。

张芳与尚某妍的遭遇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捷信金融的投诉就达到了75173条,其中大多数投诉几乎都与高息贷款与暴力催收相关。实际上,捷信消费金融高利率问题由来已久,其商业模式就是靠高利率来维持运作的,这也导致捷信消费金融在互金崛起后“兵败如山倒”。

成也高息 败也高息

捷信消费金融是老牌老牌消费金融巨头,母公司捷信集团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捷克,在全球9个国家拥有超1.4亿客户。

2004年,捷信消费金融业务正式进入中国,2010年获得中国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国内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得益于先发优势,还有消费金融牌照带来的市场壁垒,捷信消费金融早期依托广泛的线下业务布局与人海战术迅速吞下中国大部分消费金融市场。

2019年年末,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突破千亿元,达到1045亿元,成为当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千亿级公司,这也是捷信消费金融维持高利率的底气,捷信消费金融部分高层曾一度自信的认为巨大的市场份额将为其创造足够的竞争壁垒。

然而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时代的到来,捷信消费金融原先通过庞大的线下渠道构筑竞争优势荡然无存,以往“高利率解决一切烦恼”的模式早已不适用。

2019年,国内消费金融牌照迎来“开闸”,随着小米、平安、蚂蚁等相继入场,牌照带来的竞争壁垒也逐渐消失。这些后来的玩家依托互联网渠道,可以提供比捷信消费金融利率更低,操作更便捷的产品,消费者在选择借贷产品自然会“货比三家”。

而捷信消费金融由于庞大的线下渠道使其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利率无法降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捷信消费金融一直秉承现金分期业务的运营法则,即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并创造高利润,使其错过了线上化转型的最佳窗口。

到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才开始谋求向线上模式转型,并开启了一轮轮残酷的裁员,结果隔三差五就与员工对簿公堂。

短短一年时间,捷信消费金融便陷入困境,2020年净利润1.36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滑近九成,总资产规模缩水至652亿元。此后捷信消费金融未能挽回颓势,捷信集团母公司PPF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捷信在中国消费贷款业务总收入同比下降了66%,减少35.56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同比下降72%。2022年上半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来自中国区的总营收为18.04亿元;利息净收入总额为9.54亿元。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线下业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线上自营贷款产品疑似停摆,2022年4月捷信消费金融已确认转让牌照。(内容来源|商业华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