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美国监管“无能、两面派” 欧洲金融监管对硅谷银行事件如是评价

来源:财联社 作者:史正丞 2023-03-16 22:3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美国监管“无能、两面派” 欧洲金融监管对硅谷银行事件如是评价)

财联社3月16日讯(编辑 史正丞)对于美国政府破格救助硅谷银行储户一事,欧洲监管在紧盯事件进展之余,也对美国人又一次亲手打破他们自己推进的规则感到深深忧虑。

在英国《金融时报》周四刊登的报道中,整篇文章弥漫着欧洲人的愤怒。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名“高级别欧元区官员”表示,他们对美国监管部门“彻头彻尾的无能”感到震惊,特别是作为终结金融救助的倡议者,美国人在十多年“冗长且无聊”的说教后,自己又说一套做一套。

对于欧洲监管来说,最为愤怒的是美国人引用“系统性风险例外”对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的储户进行全额刚兑,而不是按照存款保险制度只承担单个账户25万美元的赔款上限。

你总归能找到系统重要性的借口”,一名法国政策专家嘲讽道。美国人在欧洲债务危机期间,曾对欧洲国家救助自己的银行系统公开进行批评,这也是欧洲这回反应颇大的缘由之一。

除了过往的恩怨外,欧洲人也在政策层面对美国的救市举措提出了疑问。

“说一套、做一套”

一名曾经参与国际银行破产规则商讨的前英国高级官员称,美国这次应对硅谷银行事件的表现,是一场灾难。

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经常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总部商讨未来的银行业救助原则,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明确承担风险的范围,在银行倒闭的情况下,除了所有者和债权人,超越本国存款保险上限的储户也不应予以救助。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正是该规则的关键倡议者之一

当然,在硅谷银行事件中,美国监管“说一套、做一套”的事迹远非这一个。虽然美联储、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这次以“系统重要性”的名义救助硅谷银行,但实际上就在特朗普任期内,这些机构同样也支持放松金融监管,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规模门槛从500亿美元上调至2500亿美元,从而使得硅谷银行免于接受最严格的金融监管。

为此,当年系统性风险理事会(SRC)就曾致信鲍威尔,强调如果未来出现“大型区域银行倒闭”,政府有可能会为了控制对区域和全国经济的影响,动用纳税人的钱进行救助。

非常有趣的是,美国总统拜登和财长耶伦,都反复强调本次救助硅谷银行、Signature银行不会花纳税人的钱。

对此,一名欧洲金融监管官员嘲笑这种说辞就是个“笑话”,表面上支付成本的美国银行业,最终会转嫁到普通的消费者身上。这名官员表示:“到头来这又是用普通人的钱救助富有的风险资本家,真是大错特错。”

对于欧洲人的愤怒,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不是完全无感。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尼古拉·韦伦,就将此举称为“用大锤打苍蝇”,这个决策的问题在于,可能为未来更多的救助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现职咨询主管Matt Swinehart表示,美国此举可能会对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造成风险。这一事件加剧了全世界挥之不去的怀疑,即当形势变得艰难时,美国将不会遵守全球商定的改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西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