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毅达资本40亿元国家中小贰号基金落地,壹号基金现金分配超17亿)
中小基金江苏贰号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领域,重点支持具备自主创新、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属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南京报道 9月28日消息,毅达资本今天宣布完成总规模40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有限合伙贰号)(简称:中小基金江苏贰号,或贰号基金)的募集和设立。
中小基金江苏贰号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领域,重点支持具备自主创新、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属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毅达资本是一家具有国资基因的市场化投资机构,“既能够理解政府的语言,也能讲好市场的语言”,这也是团队一直以来能够平衡好不同背景LP出资诉求的重要原因。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是中央财政直接出资的第一支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母基金。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经理曲大伟透露,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工作已处在申报阶段,欢迎业界继续关注和积极参与。
中小基金江苏贰号是毅达资本组建的第二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
贰号基金的出资方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雨花台创新投资基金、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以及高净值家族客户。
今年2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公开发布第二批子基金遴选公告。6月,毅达资本从200多家机构中突围并成功中标。
应文禄透露,团队在今年6月收到母基金中标通知书。从基金启动募资、投资人认购,到贰号基金正式注册,毅达资本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贰号基金最初的目标规模是35亿元,最后以40亿元关账。基金出资人中,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有限合伙)(简称中小基金江苏壹号,或壹号基金)的出资人中有60.95%继续为贰号基金出资。贰号基金中84.77%的资金来自毅达资本过往出资人。
“毅达在第二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中再次中选,说明毅达资本具有深厚的行业积累、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优秀的投资业绩。”曲大伟表示,毅达作为早期四支子基金的管理人之一,在首支子基金投资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基金的政策目标,保持了出色的投资质量和效率,同时初步实现了优异的投资回报。
曲大伟介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将管理机构或核心团队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投资能力和投资业绩作为筛选子基金管理人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说:
在投资能力方面,重点关注其创投类基金的累计管理规模及平均规模、投资中小企业的比重、累计投资“522”项目的数量及金额占比情况;
在投资业绩方面,我们会重点考察其累计管理基金的DPI水平、累计退出项目的平均收益率、“522”项目的退出及收益情况等等。
另外,管理资质、合规记录、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投后管理能力、项目储备、子基金设立方案及募资能力等也都是我们系统性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9月28日,也是中小基金江苏壹号启航五周年的日子。
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中央财政出资撬动社会资本携手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动力。
次年7月,毅达资本在56家管理机构的竞标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先期设立的四支子基金管理机构之一,并于当年成功设立规模45亿元的中小基金江苏壹号。
根据最初的规划,壹号基金预期将投资100个左右的项目,团队希望将来有三分之二的项目能过通过证券化方式退出。
毅达资本总裁尤劲柏介绍,壹号基金已累计投资了140家优质的中小企业。这些项目中已有12家企业通过IPO、并购等方式实现退出,其中国联股份、科威尔、华辰装备、迈信林、遥望网络等5家企业在A股上市,1家企业(德昌股份)已获得证监会IPO批文即将上市,另有28家企业处于IPO在审或者辅导阶段。
在对国联股份的投资中,壹号基金5000万的投资成本,获得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
早在2018年的采访中,应文禄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坚持投实体、投中小、投科技、投人才,不去追热点、不跟风,更不盲从。”
记者本次了解到,毅达中小基金江苏壹号已投的140个项目中,初创期企业占比56%,成长期企业占比44%。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当前,壹号基金在投资期内已累计向投资人分配资金17.62亿元,约占LP实缴比例的40%。
“市场的竞争其实很激烈,十年前的投资机构,可能伸手就能摘到枝头上垂下来的果实,而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劲柏表示,当前市场考验的是机构的研究能力和产业孵化能力,这决定投资机构必须在更早的阶段发现那些高成长的企业,并且有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时间换空间。
面对科技赛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厉永兴补充道:“所有热点行业、热点方向,对于优质项目的竞争,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毅达资本的团队从来不畏惧竞争,这恰恰是我们持续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