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群雄逐鹿,谁执牛耳?)
来源:金融界网
作者:中信证券
自动驾驶卡车有场景、有需求,因而在中美市场涌现出一批玩家,并从今年开始陆续登陆二级市场。我们认为,自动驾驶卡车的关键在于:1)自动驾驶技术L4级别自研能力;2)建立强大而牢固的生态圈闭环。目前行业正处于群雄逐鹿之际,我们认为行业的爆发期将会出现于2025年。届时L4级“去安全员”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商业化运作落地后,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自动驾驶卡车产业将会促进长途物流市场从分散趋向集中,因此,掌握自动驾驶技术自研能力的企业和货运流量的互联网平台将享受最大红利。我们也不排除这两类公司会进一步进行合并整合,以达到排他性和生态闭环。
▍自动驾驶卡车可有效解决中美长途卡车货运的痛点,市场空间庞大,但L4级“去安全员”乃是最终愿景。
在中美两国,长途卡车都占到了整体货运市场的70%,但庞大的卡车货运市场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L4级“去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卡车和其商业模式,可彻底变革货运方式,并有效解决其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事故:自动驾驶可减少因驾驶员造成的事故数量,提升长途驾驶的安全性;
2)弥补司机缺口:中美在卡车行业均面临司机老化和短缺的问题;
3)节省成本:自动驾驶可通过节省人力与燃油成本提升物流企业的利润率。
我们认为,鉴于目前中国的卡车货运市场中,人力成本在整体运营的占比还不算最高,所以自动驾驶卡车的经济效益不如美国市场明显。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和司机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自动驾驶卡车在中国的经济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自动驾驶卡车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行业的爆发期将会出现于2025年。
当前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整体还处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早期发展阶段,在技术与商业化两方面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目前自动驾驶卡车企业与承运人/托运人以及车企等的合作关系,大多不具有排他性,行业整体仍处在动态变化。各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普遍规划至2024-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卡车的规模化落地,因此我们认为真正的竞争将在4-5年内到来。我们将自动驾驶卡车行业的玩家分为两类:
1)专注于卡车货运市场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包括图森未来(TSP.US)、Embark(BEYV.US,拟上市)、智加科技(PLAV.US,拟上市)、嬴彻科技等;
2)自动驾驶头部企业,覆盖Robotaxi、货运物流等多场景,主要包括Waymo与Aurora(AUR.US,拟上市)。
▍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的致胜关键在于能否早日实现L4级自动驾驶,以及建立起牢固的闭环生态圈。
从技术方面,自动驾驶卡车面临的挑战与Robotaxi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卡车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及制动距离,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预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卡车作为载重工具,其自动驾驶系统中控制算法的自适应调节能力将更为重要。因此,企业必须拥有研发实力和行业经验强大的团队,并且与芯片和传感器供应商深度绑定。中美自动驾驶卡车行业在技术路径和量产节奏上存在一定差别。中国企业旨在以渐进式路线逐步实现L4级自动驾驶。智加科技与嬴彻科技皆选择先于今年年底量产SL4/L3级自动驾驶卡车(可简单理解为带安全员的L4级卡车)。而美国方面,包括图森未来、Waymo、Aurora在内,则选择到2024-2025年直接量产L4级自动驾驶卡车,在此之前则使用后装车辆进行测试和运营。
从商业模式方面,我们认为,能否与承运人、托运人、OEMs等行业伙伴深度绑定,建立牢固的闭环生态圈,对自动驾驶卡车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在各家的盈利模式尚未得到验证前,团结更多的合作伙伴意味着在未来有望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过,目前的行业生态圈仍处于动态变化,尚未出现拥有明显排他性的合作关系。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自动驾驶卡车产业将会促进长途物流市场从分散趋向集中,因此,掌握自动驾驶技术自研能力的企业和货运流量的互联网平台将享受最大红利。我们也不排除这两类公司会进一步进行合并整合,以达到排他性和生态闭环。
▍图森未来 vs Waymo Via:
图森作为专注于货运行业的自动驾驶企业,目标明确,起步较早,因此其行业生态的建立进度相对领先。图森并不仅将自己定义为自动驾驶的技术供应商,他们更准备在美国市场组建自动驾驶货运网络(AFN),打造物流平台。目前图森的生态圈内主要包括Navistar、Traton、U.S.Xpress、Penske等OEMs和物流企业。对比Waymo,作为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其在Robotaxi领域多年积淀的人才、技术和数据都能一定程度赋能其卡车业务Waymo Via。另外,除干线物流外,Waymo也将切入支线物流场景。我们认为,对于UPS、Walmart等同时具有高速路段和城市路段货运需求的客户而言,WaymoVia的全方位服务在未来将受青睐。目前WaymoVia的生态圈主要为戴姆勒卡车,并与UPS、J.B.Hunt等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不过,由于Waymo的卡车业务发力较晚,加上研发能力与经验更多在robotaxi,而不在robotruck上,目前其商业化进程仍有待观察。
▍智加科技 vs嬴彻科技:
智加科技与嬴彻科技当前的公司定位存在一定差异。智加科技主要扮演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的角色,在中美市场同时布局。而嬴彻科技更类似于图森,商业模式由“技术+运营”双轮驱动。我们认为,两家企业目前搭建的行业生态圈皆不容小觑。在中国,智加科技与满帮集团等行业龙头深度绑定,形成自动驾驶卡车产业链的“铁三角”,而在美国更与电商巨头亚马逊合作,迅速在两地打开市场进行商业化落地。嬴彻科技则拥有业内众多商业场景与产业股东的战略支持,包括G7、普洛斯、京东物流、美团、德邦快递等,产业资源雄厚,有助于其自动驾驶货运网络的搭建。
▍投资建议:
随着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接二连三地登陆二级市场,我们认为这个新兴赛道正迎来其第一个拐点,建议重点关注在技术能力和伙伴生态两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标的,包括图森未来、智加科技(拟上市)、Waymo、嬴彻科技等。
我们也认为,传感器供应商将率先受益,尤其以技术壁垒较高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与高算力AI芯片企业,相关标的包括Luminar 、Innoviz 、Ouster、AEVA、Innovusion、览沃科技、速腾聚创、一径科技等激光雷达供应商,及英伟达、地平线等芯片供应商。
另外,已进行布局的OEMs与物流平台/企业也将受益,包括戴姆勒卡车、Traton、Paccar、沃尔沃、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卡车OEMs,以及Amazon、UPS、Walmart、满帮集团、顺丰控股、德邦股份等物流平台/企业。
▍风险因素:
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中美自动驾驶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