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B股资讯 - 正文

摊余成本法债基密集成立 建仓转向一级市场增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陆慧婧 2020-08-18 05: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摊余成本法债基密集成立 建仓转向一级市场增发)

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从4月末低点反弹,投资策略以买入持有为主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近期迎来了发行小高峰。

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7月以来发行成立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合计募集金额已超2800亿元,而上半年这类基金发行规模仅600亿出头。

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发行规模迎来井喷之外,近期密集发行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建仓策略也有所转变,从过往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债,转为一级市场参与“老债增发”。

摊余成本法债基

迎发行小高峰

今年3、4月份一度因债券市场收益率过低推迟发行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近期密集发行。

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7月以来,41只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陆续发行成立,合计募集规模高达2831.02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前6个月新成立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只有16只,合计募集规模仅620.51亿元。

发行时间普遍偏短也是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近期发行的一大亮点。8月12日,国投瑞银顺荣39个月定开债基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公告,公告称,该基金于7月29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10月28日。根据统计,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公司决定提前结束募集,自8月12日起不再接受投资者认购申请。

此外,浦银安盛普华66个月定开、太平恒泽63个月定开、国金惠丰39个月定开等至少35只摊余成本法债基7月以来提前结束募集,平均认购天数不到13天。上银聚远盈42个月定开债基更是“一日售罄”,单日大卖79.99亿元。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定开、兴业稳泰66个月定开等4只基金均在3天内实现80亿销售目标。

“最近,债券市场3~5年期利率水平已经较4月末回升了100多个基点,债券资产已跌出相对价值。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以买入持有策略为主,市场上的配置资金较为认可当下市场的利率水平,加大对摊余成本法债基的认购力度,引发了这类债基的‘发行热’。”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分析,近期出台的侧袋机制指引也要求批而未发的债基修改合同,增加侧袋机制条款才能发行,部分债基抢在指引发布之前发行,这是近期摊余成本法债基发行火爆的另一大因素。

“如果债券利率继续维持高位,市场资金仍有配置需求。不过,目前部分银行的配置计划已经完成,预计未来几个月,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发行节奏或略微放缓。”有基金公司固收人士表示。

建仓方向转为

一级市场增发

据天风证券观察,去年末,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大规模发行,大量配置政金债助推了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和老券利差的收窄行情,市场印象深刻。不过,记者了解到,近期,部分摊余成本法债基建仓方向有所改变,转为一级市场参与“老券增发”。

“近期成立的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建仓确实与之前不太一样,部分基金转至一级市场参与老券增发。”一位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经理透露,“很多摊余成本法债基的封闭期不是一整年时间,而是按月计算,如63个月、66个月或者88个月等,这就导致若是配置按照以年为期限发行的新债,投资期限上不是特别匹配,因此,部分基金改为在市场上挑选剩余期限与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封闭期更为匹配的老券,与政策性银行等债券发行人沟通增发事宜。”

“摊余成本法债基主要配置政金债等利率品种,这类债券发行人级别比较高,基本都是政策性银行,之前大家也没想到与如此高级别的债券发行人谈增发,后来有基金开了先河,其他基金也跟着尝试这一配置策略。”据上述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经理介绍,是否增发主要取决于债券发行人想法,通常情况下,老券增发在利率上尽量与同一期限的新券保持一致,确保发行人融资成本不会大幅上升。

此外,一级市场增发也能提升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建仓速度。“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发行规模较大,配置压力不小,基本上选择到一级市场寻找配置机会。相比此前只能定期增发,现在只要市场有需求,债券发行人随时都可以按照现有利率将老券增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配置需求。”上述基金公司固收人士分析。

“债市二级市场流动性欠佳,单笔交易只能卖到一两个亿,而一级市场发行至少是几十亿规模,可以减轻摊余成本法债券基金配置压力。”上海一位债券基金经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