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三鑫医疗(300453)报收于9.37元,下跌1.06%,换手率2.99%,成交量10.77万手,成交额1.01亿元。
资金流向
10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93.1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093.9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787.08万元。
一、简要介绍公司主营业务等基本情况
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代理财务总监刘明简要介绍了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公司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760.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497.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696.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9%。
国内市场方面,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已发布“二十三省”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接续采购的征求意见稿,政策导向明晰,公司紧跟集采续标工作步伐,密切关注续标和新产品补标工作,积极推动公司重点创新产品“湿膜”透析器的增补中选资格;海外方面深化“设备+耗材”联动出海,加快推进在更多国家的自主持证进程;同时,公司密切关注海外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准入、贸易政策变化情况,加强与海外重点客户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版图。
融资项目方面,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5.3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年产1000万束血液透析膜及1000万支血液透析器改扩建项目、公司高性能血液净化设备及配套耗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新建年产3000万套血液透析管路生产线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江西呈图康电子加速器辐照灭菌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可转债项目申请进展顺利,已于2025年10月28日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尚需经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发行。
二、互动交流环节
问:血液透析联盟集采的情况?
答:自2019年起部分省份陆续开展血透产品区域性集采,至2024年7月起执行的“二十三省”联盟集采和“京津冀3+N”联动集采,集采范围基本实现全国覆盖且价格存在联动效应。头部企业优势加强,公司报价策略灵活精准,主要产品均中标,并具备参与待分配采购量的资格。
2025年9月,河南省医保局发布接续采购征求意见稿,明确采购周期原则上为一年,采用原中选产品接续中选与非中选产品增补中选相结合的形式。当前公司正积极推进湿膜透析器等新产品增补入选工作。
问:公司湿膜透析器产品情况?
答:湿膜透析器系公司自主研发并作为国产品牌首次获批的创新产品,相较传统干膜透析器具有更优生物相容性,可减少过敏反应、提升患者体验。该产品与PP、PC材质高通量及非高通量干膜透析器共同构成公司最齐全的产品组合。公司正稳步推进其市场准入、医院覆盖、医保衔接工作,并扩大产能,以差异化策略提升市场份额。
问:血液透析国内外市场情况?
答:国内终末期肾病患者基数大且持续增长,血液透析作为主流治疗方式需求刚性强,随患者数量增加及透析龄延长,市场将长期稳定增长。海外东南亚、南美、拉美等新兴市场人口基数大、透析率低,提升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行业的影响?
答: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整合原有421项为108项主体项目,另设加收项22项、扩展项9项,重点规范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项目定价。通过统一设置“血液透析滤过”项目、将监测项目纳入整体收费、推进耗材收费标准化等举措,引导医疗机构提供更规范便捷的服务,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和临床水平提升,同时激励企业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品创新。
问:如何看待透析器和透析设备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变化?
答:国产化进程加速。一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增强;二是在2024年集采中首次实现国产与进口企业同组竞标,打破分组壁垒,凸显国产产品竞争优势,头部企业市场地位上升;三是医疗设备更新政策及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国产透析设备渗透率加快。
问:公司人工血管项目的临床进度?
答:公司研发的国产首款膨体聚四氟乙烯集成一体式人工血管项目已进入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正在加快入组进度。该产品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被称为“生命线”,临床意义重大,产品上市后将填补国内空白。
问:公司透析用留置针产品的规划?
答: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透析用留置针为国产品牌首张注册证,打破进口垄断。该产品在“二十三省”联盟集采和“京津冀3+N”集采中均以第一名中选,价格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在保护患者内瘘、提升安全性与舒适性方面效果明确,广受市场认可。目前受限于医保报销覆盖进度及临床使用习惯转变,全面替代传统内瘘针仍需时间。公司将持续推进研发迭代、优化工艺降本,积极配合医保与集采政策,推动产品广泛应用。
问:公司海外市场的规划?
答:公司将出海视为重要战略工程,紧抓“中国智造”出海机遇,已完成印尼、秘鲁、墨西哥等国产品注册,加速推进土耳其、越南、巴西等市场认证。通过构建全球自主持证体系,强化国际业务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海外市场聚焦“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潜力广阔。未来将持续推进多国持证建设,深化重点区域与核心客户合作,拓展海外版图。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