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联建光电(30026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现状
2025年上半年,全球LED显示行业整体进入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终端市场需求呈现阶段性收缩,部分应用领域新建及改造项目出现延迟,广告传媒、商业零售等领域投资趋于谨慎,对户外广告大屏、商业展示等传统显示产品的采购节奏有所放缓。与此同时,以Mini/Micro-LED、COB、MIP、裸眼3D、会议一体机等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加速渗透,产品应用边界不断扩展,在高端控制室、融媒体中心、智慧会议、数字体育等细分市场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与价值重塑的过程中。
Mini/MicroLED、COB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产品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经济性不断优化,推动LED显示产品向更小间距、更高集成、更优体验方向发展。全球LED显示产业链布局持续调整,供应链协同与区域化策略更加明显,中国企业依然在技术迭代与规模制造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坚持以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为核心,持续巩固在LED小间距显示领域的领先优势,并积极布局Mini/Micro-LED、裸眼3D等新兴领域。报告期内,公司LED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受宏观需求疲软、部分项目交付延期及行业价格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尽管短期营收承压,公司仍在高端显示解决方案与关键细分市场中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尤其在指挥控制、融媒体、智慧体育等领域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地,夯实中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二)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LED显示业务主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LED高端显示设备及显控系统的研发、制造、工程安装和售后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以LED小间距显示产品为核心,形成专业显示、通用显示、商业显示、租赁显示、户外显示、会议显示六大产品线。主要应用于指挥监控调度、大数据中心、公共交通及信息发布、企业展示及会议、商业零售、户外广告、广电演播室、舞台租赁及体育赛事等细分市场,可为军队、党政机关、公检法、交通、能源、广电、人防、教育、体育等领域提供数字显控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立足小间距领先优势基础,推动LED显示屏从最初的户外广告大屏,逐步进入到Mini/Micro-LED、裸眼3D、会议一体机等新型热点应用领域,其中公司作为裸眼3D大屏的领军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了众多裸眼3D大屏,树立多个标杆案例。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四)经营模式
作为LED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品质为初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和优化经营模式,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1、招投标直销模式:公司拥有全面的投标资质、丰富的客户资源、第一梯队品牌、众多标杆案例、先进的生产制造及品控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凭借自建的包括国内各大区域及省级分公司、国内行业事业部以及海外多个办事处的销售服务体系,采用直接或授权投标方式,通过横向延伸(即以营销网络下沉为抓手,将现有优势产品复制到新客户)及纵向拓展(即以产品线扩充为抓手,将现有客户的一个应用场景延伸到多个应用场景)的方式,不断开拓部队、政府、能源、公检法、交通、金融、教育、医疗等细分行业及堂、馆、厅、室、店、楼、场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解决方案。
2、经销商渠道模式:LED显示屏行业的应用场景丰富,客户群广泛而相对分散,借助经销渠道和集成商等合作伙伴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客户触达。公司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高度配合的商机转化模式,以及鼓励发展经销商等利好政策,为合作共赢提供了强大助力。后续随着头部品牌在渠道建设、品牌、规模和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研发驱动
技术创新是LED显示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公司拥有一支由资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LED显示屏的核心技术研发,包括高清显示、节能技术、智能控制等方面。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定制化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的LED显示屏解决方案,深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应用场景,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从方案设计、生产制造到安装调试,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3、市场拓展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营销策略。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和论坛,与业内同行和客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另一方面,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4、供应链管理
公司注重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和整合,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与多家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5、售后服务
公司重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了给客户提供全方位、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负责处理客户的咨询、投诉和维修需求。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及时、专业、满意的服务,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品质:严格把控与持续优化
品质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始终将品质放在首位。通过建立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同时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公司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公司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二)技术研发:持续创新与研发突破
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备深厚的LED显示技术研发背景和创新能力。公司在面罩喷油技术上投入研发,通过A+B混合纳米油墨技术使面罩墨色更黑,从而显示屏提高30%对比度;在国标GB8624、英标BS476高等级防火阻燃产品开发;在产品特殊应用场合,通过自主创新设计的磁密闭技术,将磁体外溢的磁力线隔离,开创性的解决LED显示屏行业内磁吸点吸尘的难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推动了整个LED显示行业的进步。此外,公司注重与科研机构及行业合作伙伴的紧密联系,共同推动LED显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营销服务:深度理解与精准满足
在营销服务方面,公司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和渠道体系,通过直销加经销的多渠道销售,实现了对目标市场的全面覆盖。公司注重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LED显示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结合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定制化能力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特定需求,也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重视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了专业的客户服务团队,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通过优质的客户体验和服务,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四)品牌价值:标杆案例与品牌认可
作为LED显示屏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凭借优质的案例,成功塑造了卓越的品牌形象。曾参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级工程项目LED显示系统打造;为各大军区等国防单位,芜湖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贵阳大数据指挥中心、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时代智慧城市指挥单位,以及国家电网多地网点、广州南沙珠三角水资源配置中心等能源水利单位定制显控应用解决方案;助力国庆60周年庆典、建党90周年庆典、巴西世界杯、欧足联、美国NBA等大型国家活动及国际赛事;数次牵手腾讯、华为、阿里巴巴、雅培等企业为其打造品牌展示窗口;曾为上海浦东美术馆、广州正佳广场、成都春熙路、埃及新吉萨地产、巴西奥运会马拉卡纳球场等众多城市打造户外LED显示屏。此外,公司通过积极参加行业展会、举办技术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人才建设:人才布局与梯队培养
团队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人才。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挑战。公司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招聘优秀人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团队人才优势为公司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源泉。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944,467.9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71,091.54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程度降低了78.85%。上半年三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总计为6,879.4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96%。在行业需求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下,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营措施的稳步推进,有效控制费用支出,费用率实现同比下降。同时,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管控深化,公司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综合上述因素,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虽仍承压,但亏损幅度显著收窄,基本达到盈亏平衡点。
2025年上半年,全球LED显示行业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战略定力,紧紧围绕年度经营方针目标,以“五个提高”为核心抓手,最终实现“一个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1.聚焦大客户大项目,提高存量市场渗透力:深化客户关系管理,聚焦大型企业、核心赛事、区域经销商等优质客户资源,制定《大客户、大订单服务保障制度》,为大客户、大项目成立专属服务小组,按签约合作属性提供对应的最优采购价,提升经销商客户的合作意愿及收益,增强合作粘性。通过针对大客户建立评价及支持体系,从多维度综合动态评估体系到成立全过程保障机制、团队激励等方面进行闭环管控。
2.提高产品竞争力及附加值:围绕以“标准化为主、定制化为辅”为核心策略,标准化层面聚焦主推产品清单,通过行业趋势研判、竞品动态监测及供应链风险评估分析市场环境,结合客户分层需求与数据化预测锚定需求核心,与战略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保障供应链稳定,同步推进第二阶段标准化物料梳理,运用科学备库与动态调整机制精准控制库存水位,实现科学备库与交期缩短的双向优化,以优化采购与生产效率。最终降低库存成本与缺货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定制化层面则聚焦定制化大项目,提供专属服务,针对大客户集中且持续性需求的产品主动改进并纳入“成熟定制”管控,推出更具差异化优势的定制化产品与系统方案,努力在存量市场中争夺高端份额,同时为定制客户制定优化降本方案及大客户服务保障政策,强化大客户合作粘性,支撑毛利率稳定。
3.提高运营效率与执行力度:将“降本增效”贯穿全价值链。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采购协同与议价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支撑,围绕“销售-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的业务闭环,通过搭建贯通数字化系统,强化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全链路业务数据、引入智能AI工具(如智能排产等)实现决策与执行的智能化,实现全链路数据实时同步。并依托精准数据赋能精细化管理,以“流程标准化+信息数字化”双措并举,从以往的经验决策转向信息化数据驱动,消除内部信息壁垒与流程冗余,提升订单响应、生产协同、库存周转等内部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与运营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