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虹科技等猪企10月的销售数据陆续披露。根据国家生猪市场披露的数据,剔除部分数据缺失企业后,2025年10月,17家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生猪销量1719.92万头,环比上升22.42%,同比上升24.03%。
猪企10月销售出炉
在披露10月销售数据的猪企中,牧原股份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707.6万头,同比增长13.17%。而在9月,该公司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牧原股份有关人士则表示,由于生猪出栏降体重等要求,导致生猪出栏量增多。
温氏股份同样在10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其10月肉猪销量为389.28万头,而去年同期销量为 267.2万头。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10月肉猪销量也是最近一年以来的月最高销量。
温氏股份有关人士表示,10月肉猪销量增长是因为调整了披露口径,2025年后为生猪(毛猪、鲜品和仔猪),2025年前为肉猪(毛猪和鲜品)口径,没有仔猪数据。对应期间能繁母猪数量和生产性能提升,导致对应期间投苗数量增加。
在同比增速方面,多数企业实现正增,16家企业中仅有正虹科技的生猪销量出现同比下滑,傲农生物、正邦科技、金新农、神农集团的同比增速均超过60%。傲农生物10月生猪销量达19.02万头,同比增速达73.31%,位列增速第一。
虽然多数猪企普遍销量增长,但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0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收入103.31亿元,同比下降22.28%;温氏股份销售生猪收入50.48亿元,同比下降13.15%;新希望销售生猪收入19.18亿元,同比下降7.83%。
对此,猪企普遍表示,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主要受猪价下行影响。卓创资讯监测10月北方重点市场白条猪肉均价14.89元/公斤,环比下跌13.89%。南方重点市场白条猪肉均价15.05元/公斤,环比下跌13.44%。
上述猪企10月销售简报也印证了这一数据,牧原股份的销售价是11.55元/公斤,同比下跌32.73%;温氏股份是11.57元/公斤,为一年以来的新低。
多重因素共同扰动
供给端,由于去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企,今年初猪企投苗增加,按照仔猪到肉猪的正常生长过程,近期正是生猪出栏的集中期。“10月,公司生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公司前期投苗增加以及外卖仔猪影响。”温氏股份表示。
从需求端来看,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终端需求下降幅度较大,屠宰量下降显著。随着近期腌腊和灌香肠等小部分开展,猪肉成交量增加,综合供需来看,猪肉价格触底后出现反弹,但由于前期下滑幅度较大,月均价环比下跌显著。
为了稳定猪价,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促进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年7月以来,国家释放出猪业“反内卷”信号,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这些政策围绕“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等方面精准发力,旨在优化生猪养殖行业的产业结构,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偏高,短期来看猪价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随着政策执行力度加大,产能去化加速,明年下半年猪价可能有所回升。
广发证券近期研报指出,考虑当前行业亏损状况,叠加“反内卷”背景,生猪产能去化节奏有望逐步加快,重点关注行业政策、冬季疫情等潜在催化因素。
该机构认为,当前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优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大型养殖企业重点推荐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关注德康农牧、新希望,经营反转潜力标的关注正邦科技,中小养殖企业建议关注天康生物、神农集团、唐人神等。
银河证券持续重点强调生猪养殖行业的攻守兼备布局机会,基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及养殖效率的考虑,2025年猪价同比下行;综合考虑政策去产能以及行业亏损去产能,重点关注成本边际变化显著、资金面良好的优质猪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