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夏峰琳
历时三年,国内建筑陶瓷龙头马可波罗(001386.SZ)终于在10月22日登陆资本市场。然而,公司上市后披露的首份财报透露出不容忽视的经营压力。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数十亿应收账款高悬。这些曾拖慢其上市步伐的隐忧,或成为其未来市场表现的关键考验。
证券之星注意到,马可波罗此次公开发行约1.19亿股,发行价为13.75元/股,实际募得净额15.6亿元。因募资总额未达预期,公司已调降各项目的募投资金分配,并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补足差额。然而,马可波罗自身资金并不宽裕,加之行业整体需求持续收缩,其募投项目已悉数宣告延期。
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公开资料显示,马可波罗成立于2008年,公司专注于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主要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 L&D 陶瓷”两大自有品牌。主要客户均为大型建材经销商和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
日前,马可波罗披露了登陆深市主板后的首份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印证了其招股书中反复提及的业绩下滑风险。

具体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8亿元,同比下降10.2%,实现归属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下降6.57%;扣非净利润9.76亿元,同比下降3.15%。
事实上,马可波罗的业绩下滑趋势自2022年就已经开始。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亿元,89.25亿、73.24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14亿元、13.53亿元、13.27亿元。可以看到,营收在短暂冲高后显著回落,而净利润则呈连续下行态势,增长乏力态势持续显现。
对于业绩下滑态势,马可波罗称,是由于公司下游房地产受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在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上游各类建材供应商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当地产寒潮袭来,行业景气度急速降温,这些高度依赖地产业务的供应商们便首当其冲。
证券之星观察到,与同行相比,马可波罗面临的经营挑战并非个案,行业性的业绩压力确实存在,但各家表现分化。其中,东鹏控股(003012.SZ)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9%至45亿元,降幅远小于马可波罗;其归属净利润虽实现13.09%的同比增长,但在营收规模相近的情况下,其利润绝对值与马可波罗相去甚远。相比之下,另一龙头蒙娜丽莎(002918.SZ)则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局面,且降幅均超过马可波罗。
作为与房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上游供应商,陶瓷制造商的命运与地产业景气度高度相关。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不仅直接拖累了公司业绩,更带来了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2022年至2024年间,在连续计提坏账后,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已从20.28亿元缩减至12.14亿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该指标进一步降至11.16亿元,规模虽持续收缩,但仍处于高位。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陶瓷行业需求持续疲软的背景下,下游客户的资金压力正持续沿产业链向上传导,公司未来或仍面临一定的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募资缩水、项目延期,资金压力凸显
根据招股书,马可波罗原计划通过IPO募集23.76亿元,投向“江西加美陶瓷有限公司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等五大项目。公司曾表示,这些项目将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研发和制造的优势,巩固公司在建筑陶瓷行业的领先地位,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发行结果显示,马可波罗本次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11949.20万股,发行价格13.7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6.4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8302.12万元后,净额为15.60亿元。

由于实际募资金额未达预期,马可波罗调降了各项目的募投资金分配。根据公告计算可知,由此产生8.17亿元的资金缺口。公司表示,不足部分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或通过自筹资金方式补足。
证券之星注意到,马可波罗自身的资金状况并不宽裕。截止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83亿。同期,短期借款为4.56亿元,一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3亿元,长期借款为5.57亿元,合计形成的有息负债为11.36亿元。
据此可知,公司在偿付相关债务后,可灵活支配的现金净额约为5.47亿元,并不足以补足募投项目所需资金。
除调整募投资金额外,马可波罗还将全部募投项目统一延期至2027年12月底完工,较原计划延长2至3年。

至于延期原因,公司表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于2022年立项,公司募投项目立项时,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业务发展需要及公司发展战略等确定项目实施周期,在前期已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审慎控制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导致前述项目整体实施进度比原计划放缓。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 作者|夏峰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