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之星 - 深度剖析 - 正文

惠泉啤酒高管换血背后:三季报降收增利“喜忧各半”,省外市场“失速”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刘凤茹 2025-10-23 16:48: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 刘凤茹

惠泉啤酒(600573.SH)近日迎来高层换血:董事长刘翔宇卸任总经理,副董事长陈济庭则全盘退出,新任总经理由具有燕京啤酒任职背景的易文新接棒。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场人事更迭背后,惠泉啤酒正值三季报发布。尽管惠泉啤酒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超20%,但营收却明显缩水。作为“大本营”的福建市场虽然稳住基本盘,但增速明显放缓,省外市场则双位数下滑,揭示全国化扩张战略遇阻。

于新总经理而言,在行业竞争加剧与消费分化的背景下,如何破解“省内依赖”与“省外失速”的区域困局,将影响惠泉啤酒的未来走向。

易文新接棒总经理

惠泉啤酒最新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翔宇和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陈济庭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据公开资料,刘翔宇总经理的任期为2022年5月27日至2025年5月26日,这一时间段也是陈济庭副董事长的履职周期。

超期服役后,刘翔宇因工作需要,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辞任总经理职务后仍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陈济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

惠泉啤酒在公告中称,刘翔宇的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陈济庭的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亦不影响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根据惠泉啤酒生产经营的需要,经公司董事长刘翔宇提名,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同意,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会议决定聘任易文新为公司总经理,任期自此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同时,公司董事会提名易文新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证券之星注意到,易文新与刘翔宇都有燕京啤酒相关任职经历。刘翔宇历任燕京啤酒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副 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北京燕京啤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资料显示,易文新生于1977年8月,大学学历。历任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燕京啤酒(桂林漓泉)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燕京啤酒(桂林漓泉)销售公司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燕京啤酒(贵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大本营”增速放缓

据了解,惠泉啤酒是全国行业第六家、福建省第一家啤酒上市公司,2003年2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04年3月,燕京啤酒成为惠泉第一大股东。随后,惠泉啤酒全名更为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燕京啤酒持有惠泉啤酒1.2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50.08%。

证券之星注意到,尽管人事变动属于常见现象,但两名高管离职正适逢惠泉啤酒交出一份“喜忧参半”的三季报。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惠泉啤酒实现营收约5.76亿元,同比减少2.59%;归母净利润约9855.72万元,同比增加23.7%;扣非后净利润为9600.27万元,同比上升28.34%。除了收入下滑外,惠泉啤酒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同比下降7.87%。

单季度表现来看,第三季度惠泉啤酒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7.77%,成为拖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尽管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但净利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归母净利润为5898.55万元,同比上升22.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760.25万元,同比上升20.04%。

据悉,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各大品牌市场份额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各大啤酒品牌纷纷发力中高端啤酒市场培育。

惠泉啤酒曾在半年报中提到,以“老惠泉”为代表的较高浓度品种产品的口感醇厚、麦香浓郁、好喝、不上头的品质特点进一步获得消费者认可,消费群体扩大,成为公司在中高端市场的重要支撑产品。

按产品档次分类,2025年1—9月,惠泉啤酒中高档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42%,不过增速较去年同期的1.56%有所放缓;普通产品销售收入1.62亿元,在去年同期下滑2.47%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13.33%。

分区域来看,惠泉啤酒市场表现呈现区域分化特征。福建市场作为惠泉啤酒的“大本营”。

2025年1—9月,福建省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0.74%。相比之下,福建省外市场表现欠佳,同期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13.77%。

经销商布局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惠泉啤酒福建省内经销商数量为409家,报告期内增加25家、减少32家;福建省外经销商数量为380家,报告期内增加42家、减少23家。尽管惠泉啤酒积极拓展省外市场,但省内外收入差距悬殊。

在行业人士看来,省外市场的下滑,可能受区域竞争加剧、消费环境差异等因素影响,成为制约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