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政策层面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引导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在新“国九条”以及现金分红新规等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提升投资者回报已成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A股市场正逐步迈入“重回报”的新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0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至2027年的分红规划,显示出上市公司对持续、稳定分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
分红承诺力度空前
在已披露回报规划的公司中,江河集团暂居分红率榜首。根据公司披露的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年度,公司每年度拟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0%或按每股分红0.45元(含税)计算的分配金额的二者孰高值。
按9月15日收盘价计算,这一分红政策对应的股息率超过6%,远高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堪称A股市场名副其实的“分红王”。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如此高的股息收益率无疑对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具有强大吸引力。
紧随其后的是淮河能源,该公司承诺2025—2027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5%,且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0.19元(含税),展现出稳定的分红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状况。
淮河能源为主营业务聚焦煤电与配煤业务的安徽省属国企,其中公司火电业务在经营模式上具有较大优势。在同类型火电上市公司对比中处于前列,有望提升长期资金关注。
中国神华与迈瑞医疗则以65%的分红率并列第三。作为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神华拟在2025—2027年期间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65%,不仅承诺年度分红比例,还表示将根据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实施中期分红,延续其长期以来高分红策略。
而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也明确,在符合分配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利润分配,且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65%,显示出行业领军企业对股东回报的持续重视。
此外,国电电力、中孚实业、皖通高速、四川路桥等多家公司也纷纷提出不低于60%的分红计划,其中多家企业还设置了每股分红下限,进一步增强了分红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执行性。例如,国电电力承诺每年中期和年度均进行现金分红,且每股派现不低于0.22元(含税),股息率预计超过4%。
从行业分布来看,能源、交通、金融、医疗及先进制造等板块表现尤为突出,部分传统高股息行业与新兴成长行业齐头并进,共同构建多层次的分红生态体系。
政策迭代驱动企业转变
我国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监管政策,大致经历了从“放任”到“融资约束”,再到“比例强制”,最终走向“分类引导”的四个阶段。如今监管工具日益多元,更强调通过市场化、差异化方式引导企业合理制定分红政策。
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了ST和退市规则,明确将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甚至与风险警示机制挂钩。这一举措进一步压实了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责任,尤其对部分长期“重融资、轻回报”的中小市值企业带来积极转变,促使它们重新审视利润分配政策,提高现金分红水平。
从历史分红情况来看,这批高分红企业大多具备优良的分红记录。以中国神华、皖通高速、迈瑞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总额甚至超过同期净利润,显示出极强的盈利积累和回报股东意愿。
有业内专家指出,稳定的分红政策不仅能够提升股票的吸引力,尤其对于保险资金、养老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而言,更是资产配置中的重要考量因素。这类资金偏好经营稳健、现金流良好、能够提供持续股息回报的上市公司,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整体稳定性。
可以预期,在监管持续鼓励和资金偏好双向推动下,A股市场的分红机制将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和常态化。更多公司可能会在章程中明确分红政策,建立分红承诺与落实的长期机制,甚至将分红水平与管理层考核相挂钩,从而实现股东回报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