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磐安,“磐龙药谷”的千亩中药材基地里,农户老陈弯腰查看元胡长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挣不到500元。现在把地租给企业,每亩保底1700元,还能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多赚3万多元。”
老陈生活的变化,是近年来浙江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的缩影。
近日,浙江省召开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加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制定《浙商银行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聚焦山区海岛县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以“一县一策”“一业一品”提供金融帮扶,如重点与丽水遂昌县、衢州龙游县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在山区海岛县各项贷款总额540.96亿元,较年初增长12%。据悉,今年浙商银行还在全行范围开展“共同富裕建设年”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共富故事”在全国上演。
数智创新 普惠服务架起助农“连心桥”
当前,数字金融产品正悄然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浙商银行通过金融创新,采用线上化、数字化审批及服务,持续加大对山区海岛县的资源配置力度,以金融之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年初短暂的采茶时节,丽水缙云茶园里满是茶农忙碌的身影。但对于春茶企业来说,这时收购资金需求集中且量大,小企业融资难造成的资金瓶颈,也间接影响了茶农的收益。
浙商银行丽水分行金融顾问得知缙云县先云尖茶叶厂的资金难题后,创新采用“信用+社会责任”浙银善标缙云模式,依据茶厂经营者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企业主作为共富带头人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仅1个工作日便完成了申请-授信-放款的全流程,迅速为企业发放“小微善数信用贷”45万元,保障企业及时支付茶农款项。
目光转到另一个山区海岛县——台州三门县。水产养殖户梅师傅是浙商银行“数智共富贷”的集群客户,贷款余额20万元。在其因意外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关键时刻,该行台州三门支行并未“一抽了之”,而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72小时内三次实地走访评估,制定差异化纾困方案,灵活调整还款期限,大大缓解了梅师傅的资金压力。后续,梅师傅的养殖场经营好转,收入突破50万,顺利渡过难关。
近年来,浙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赋能山区海岛县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已在山区海岛县推出三门青蟹、龙游生猪、淳安茶叶等70余款“数智共富贷”产品,累计贷款金额26.24亿元。
深入一线 “一县一策”念好产业升级“山海经”
县域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的活力基础,是提高山区海岛县经济造血功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浙商银行针对山区海岛县每个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一县一策”服务方案,推动当地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舟山的各海岛县,因渔而兴,其传统的“一艘船”“一条鱼”产业链跃动出千亿大市场。如何支持好远洋捕捞,让巨轮航行得更远?这需要金融活水的赋能。
为此,浙商银行金融顾问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把脉企业需求。近期,该行以 6900 万元的专项项目贷款,投向舟山某远洋渔业公司与基里巴斯合资公司共建远洋渔业捕捞项目,大力支持远洋渔业公司“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国家渔业领域合作交流。
在淳安下姜村,栀子飘香。自2024年起,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聚焦下姜村栀子花产业,充分发挥金融顾问资源优势,积极链接产业与学界,从技术引进、渠道销售、IP运营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创新构建“产学研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成功开发栀子花香氛系列产品,助力栀子产业“飘香万里”。今年5月,浙商银行与蚂蚁集团联合启动产业、金融、文旅三大助力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共同助力下姜村建设共富示范区示范点。
“这种‘商业向善’的实践范式,既非传统慈善的单向输血,亦非完全市场化的利润取向,而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的新路。”外部专家表示。
单列资源山海协作共谱乡村致富“协奏曲”
衢州龙游县席家村是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千企结千村、消除薄弱村”专项行动中的结对帮扶村之一。在席家村,该行衢州分行不仅助力屋顶光伏项目发展,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还推动引入优质企业、联合打造“e点成金”共富工坊,有力促进了黄茶产业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据介绍,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全面开展山海协作工程,与衢州龙游、丽水遂昌县政府签订了总对总山海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对两地单列相应资源,并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社会公益、人才支持等帮扶工作。如开展直播援建、直播助农、直播培训等,帮助释放乡村电商建设潜能。
从舟山渔船到磐安药田,从缙云茶园到龙游共富工坊,浙商银行在浙江山区海岛县编织起一张特色金融服务网。截至2025年6月末,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已在全国108个区县复制推广,覆盖22个省级行政区、47个地市;其中浙江省内已实现11个地市全覆盖。
接下来,该行将聚焦山区海岛县特色场景,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为抓手,不断聚力缩小“三大差距”。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浙江乃至全国的山海田园,致力构建共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