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重庆信托年报“成色”拷问:营收缩水超三成,存量地产项目风险何时休?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赵子祥 2025-05-26 13:08: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 赵子祥

日前,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信托”)日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锐减36%至5亿元的背景下,凭借投资收益转盈及信用减值损失、业务管理费分别压缩的“止血操作”,实现净利润2亿元的同比扭亏。

证券之星注意到,重庆信托看似光鲜的盈利数据背后暗藏隐忧,其自营贷款中84%集中于恒大园林、厦门万厦天成等房企,且上述两大客户贷款均已逾期;叠加房地产相关未决诉讼涉案本金高达119.5亿元,恒大系单户风险敞口占比近38%。

在利息净收入同比暴跌99.93%至93.8万元的现实下,这家曾因“京润6号”等TOT产品违约深陷投资者诉讼的信托公司,其背后真实经营造血能力依然存疑。

营收骤降,投资收益“撑门面”

日前,重庆信托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2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6%至5亿元。

此外财报显示,2024年,重庆信托的利息净收入仅剩93.84万元,与上年同期的14.45亿元相比,暴跌了99.93%。与此同时,另一变动幅度较大的业务及管理费由7.79亿元大幅降低至2.02亿元,降幅高达74%。

证券之星注意到,去年重庆信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从6.2亿元降至4.2亿元,但是投资收益实现大幅逆转,由上年亏损3.6亿元转为盈利1.9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从1.7亿元增至2.7亿元,投资收益成为业绩扭亏的关键原因之一。

此外,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信托营业支出呈现显著下降态势,仅为2.23亿元,相较上一年度的13.08亿元大幅缩减,成本压缩幅度高达83%。

从具体构成来看,信用减值损失从上年的4.94亿元急剧减少至510.6万元,降幅达98.97%;业务及管理费也从7.79亿元大幅降至2.02亿元,降幅为74%。这种对拨备计提和日常开支的大幅缩减最终反哺了利润,换言之,去年重庆信托的真实经营效益成色还值得商榷。

地产“重仓”,风险后遗症持续发酵

年报中,重庆信托自营贷款在房地产领域的高度集中,其前五大自营贷款实际上只对应三名借款客户,分别是恒大园林集团、贵州康源置业和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

证券之星注意到,其中,除贵州康源置业的贷款尚未到期外,恒大园林集团和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这两大房企客户的贷款均已逾期,合计占自营贷款余额比例近84%。

恒大园林集团,作为恒大地产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重庆信托最大的单一贷款客户,其贷款余额占公司全部自营贷款的68.45%,且目前这笔巨额贷款状态为“已逾期”,恒大系债务风险对重庆信托的拖累可见一斑。

而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的贷款同样陷入逾期困境。早在2021年,其帝景苑项目融资出现问题,导致重庆信托发行的TOT产品“京润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逾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该产品最终未能按期兑付。2023年3月,重庆银保监局(原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针对该项目问题,对重庆信托开出200万元罚单,认定公司存在“四宗罪”:非洁净转让信贷资产以掩盖资产质量、内部风控不审慎、向投资人披露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以及违规将信托资金用于房企缴纳土地出让金。

由于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重庆信托还陷入投资者诉讼,部分投资人以其未尽适当性义务为由,要求赔偿信托投资损失。尽管历经多年纠纷,重庆信托发放给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的巨额贷款至今仍未收回分文。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已对厦门万厦天成房地产及其相关责任人申请强制执行,涉案本金约24.99亿元的执行案件已于2024年9月立案受理。目前,该笔贷款相关抵押物已被查封,重庆信托委托评估公司进场评估资产价值。

虽然从数据上看,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114.96亿元,占比仅6.61%,较2020年的237亿元(占比11.03%)大幅减少一半以上,但存量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后遗症仍在持续发酵,集中贷款逾期和信托计划违约等问题,正通过法律诉讼渠道不断显现。

深陷诉讼泥潭,风险敞口巨大

沉重的房地产项目风险不仅反映在财务数据上,更在重庆信托披露的重大诉讼清单中一览无余。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涉及的重大未决诉讼案件多达17起,涉案本金总计超过127亿元。其中,房地产行业相关案件有12起,涉案本金高达119.5亿元,被告方包括宝能、融创、隆基泰和置业等多家知名房企。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恒大系”相关诉讼多达7起,涉诉本金合计达44.8亿元,占所有未决诉讼总额的37.5%。这清晰地表明,恒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违约,给重庆信托带来了巨大的诉讼风险敞口。

例如,在2024年8月新立的一起成渝金融法院执行案件中,重庆信托申请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名单就包括恒大园林集团、恒大地产、恒大地产重庆公司等恒大系企业,涉案本金约10亿元。另有两起执行案件本金规模更大,分别高达16.788亿元和14亿元,被执行人同样涉及恒大地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

这些案件的共性是,信托计划到期后底层融资人(恒大系企业)未能按时还款,重庆信托只能通过司法途径向融资人及其担保人追偿巨额欠款。目前主要是对恒大项目的担保方采取执行措施,但作为债务主体的房企本身大多已深陷债务泥潭,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前文提到的“京润6号”TOT信托违约事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诉讼。部分投资者认为重庆信托在销售该产品时未尽适当性义务,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2024年初,一审法院(重庆市渝中区法院)支持了投资者部分诉求,认定重庆信托在推介、销售京润6号时存在适当性义务违规,判决重庆信托返还投资者本金(扣除已付收益)共计260.4345万元。

然而,重庆信托不服上诉后,二审的成渝金融法院作出不同结论:二审法院虽认可信托公司违反适当性义务的事实认定,但认为该产品尚未完成清算,投资者实际损失尚无法确定,因此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投资者全部诉求。

尽管重庆信托在一些项目上有积极动作,如杭州新天地、北京新领域等问题项目已实现提前清算,公司彻底退出了对世茂集团相关项目的风险敞口,隆鑫地产项目的抵押债权也已实现全额清偿。但营收骤降36.3%、127亿元未决诉讼以及84%的自营贷款逾期等问题,如同三座大山,压得重庆信托举步维艰。

如何在如此困境中,优化业务结构,降低风险敞口,妥善解决众多涉诉案件,成为重庆信托营收缩水之外另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