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电子皮肤:人形机器人的“交互之窗”(附股)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2 15:05: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各大巨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纷纷布局,让整个板块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结构复杂,细分板块众多,今日要介绍的细分领域,就是人形机器人与外界的“交互之窗”——电子皮肤。

电子皮肤,是一种可以让机器人产生触觉的系统,其结构简单,可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能像衣服一样附着在设备表面,能够让机器人感知到物体的地点和方位以及硬度等信息。而且相较于人类的触觉,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皮肤感知能力更为敏锐,例如闭上眼,在手上放一根羽毛,这重量可能会令人难以感知,但披上电子皮肤的机器人却能精准发现。

相较于冰冷的及其金属,电子皮肤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乙烯醇(PVA)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够适应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形变。同时,电子皮肤不仅能够感知压力,还可以检测温度、湿度等多种物理量。例如,一些电子皮肤可以集成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这种多类型感知功能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环境,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此外,电子皮肤的应用领域还不仅局限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可以用于智能假肢,使假肢能够感知外界的压力和温度,从而提供更自然的触觉反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电子皮肤还可以用于健康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信号,如心率、脉搏、血压、血糖等,为医疗保健提供便捷、实时的监测手段。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电子皮肤具备物理柔性和仿生特性。人形机器人手部一般应用触觉传感器,未来机器人要和人实现接触和互动,除了手部,在肩膀、手肘、前后背部也可能覆盖电子皮肤,测算100万人形机器人对应的电子皮肤市场空间约为100亿元。

而据共研产业研究院数据未来,电子皮肤的应用范围将从手部扩展到四肢,进而覆盖全身,实现通用型智能机器人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市场规模将达到9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3%

综合来看,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新兴的柔性电子器件,具备高灵敏度、柔韧性、多类型感知功能和自修复能力等优点,使其在人形机器人、医疗健康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子皮肤的发展仍面临技术与材料限制、集成度与制造难题、性能稳定性问题和商业化应用难题等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电子皮肤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革新。

下面笔者为大家整理了部分电子皮肤概念股,谨供投资者参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