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A股迈入红利时代,“中字头”+高分红获青睐

证券之星网站 2024-06-19 13:39: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说2024年是红利投资大年,应该绝不为过。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6月17日,红利低波和中证红利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分别为13.31%和9.52%,显著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1.38%和创业板指的4.5%的跌幅。

哪怕跳出半年的维度,以更长周期来看,红利仍然表现出色。像2019-2023年这一轮A股牛熊周期中,红利策略基金就以其高年度胜率超越其他Smart Beta策略,比如中证红利指数在过去5个完整年度中有4年都取得了正收益,但沪深300只有两个年度为正收益;五年累计涨幅方面,中证红利也以接近30%的涨幅,比沪深300的14%高出了一大截。

可以看出,红利基金在震荡和下行市场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在2016、2018、2022、2023、2024年初至今等市场整体下行期间,红利类指数的超额收益明显。

整体来说,在当下市场环境里,红利策略的防御属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市场上已有多只红利主题基金份额实现了翻倍增长,也反映了市场对其的热捧。

再细分来看,有一类红利策略,正在越来越吸引投资人的目光,也就是央企红利。

我们以央企红利50指数为例,它的指数编制规则里,主要突出了高分红的实业央企,尤其注重企业长期、稳定的分红行为,比如指数成分股2023年股息率约为7.2%。从行业来说,其中的成分股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前5大行业为钢铁、煤炭、公用事业、交运、建筑(单行业占比均在12%左右),由于其行业分布均衡,投资者就可以避免“看好红利型资产,又不想集中于某单一行业”的困扰。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20240531

从实际的收益来看,我们回溯过去5年的表现,就会发现央企红利50指数的收益表现优于中证红利等指数,年化水平在9.68%,不可谓不亮眼。当然与之相对应,央企红利50指数的波动率相对较高,这也是符合一般的风险收益对应特征的。

指数回溯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均基于价格指数(即未计入股息率收益),仅供参考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同花顺iFinD,统计截至20240531

不过当下,红利主题涨幅已然不少,后市还有空间吗?

天弘基金认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红利相关指数也有所回调,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前期的部分涨幅。而从中长期来看,高股息概念的配置逻辑仍在。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宏观流动性无显著改善,资金活跃程度较弱。在这种环境下,红利基金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可能会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风险偏好比较低,现金股利等确定性相对高的资产吸引力也在提升,所以红利策略可能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主流投资话题。同时,随着利率中枢的进一步下行,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可能成为更稳健的底仓之选。

综合来看,红利基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短期,投资者可以关注市场回调时机,逢低布局;中长期而言,关注公司利润和分红比例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的整体趋势,可能是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关键。

近期正在发售的天弘中证央企红利50(A:021561;C:021562),或可作为投资者参与布局红利策略的优选,助力投资者获取中字头高分红实业央企的稳健发展红利。

风险提示: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近5个完整年度收益为15.7342%(2019),3.4901% (2020),13.3683%(2021),-5.4517%(2022),0.890%(2023)。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930955.CSI)近5个完整年度收益为12.4245%(2019),-1.9795%(2020),13.9056%(2021),-3.9230%(2022),8.7356%(2023)。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冠军科技集团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