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滤镜 - 正文

去年增收不增利!华大基因为何会陷入如此窘境?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3-03-31 21:06: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3月30日,有着“生物界腾讯”之称的华大基因披露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4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降45.1%。

整体来看,华大基因这份成绩单表现不太理想。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但盈利能力却出现大幅下滑,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那华大基因为何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到底还能不能“打”?

新冠业务降温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防疫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新冠业务利润大幅下滑。

华大基因是一家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主要是向国内外的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科研院校、制药公司等机构以直销或代理的销售模式,提供检测报告、项目结题报告、相关测序分析数据、含少量试剂等。

从整个基因测序服务的产业链看,华大基因处于行业的中游,其上游为基因测序仪和基因检测试剂,下游则是医院、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消费者。

图表 1 . 基因测序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元证券研究中心

在新冠疫情出现前,华大基因每年有接近一半的营收来自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业务,主要检查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疾病。2019年该业务所实现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42%。

2020年新冠爆发,华大基因基于核酸检测提供的“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短短一年时间收入高达51.42亿元,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公司的营收也由2019年的28亿元激增至2020年的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86%;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20.9亿元,实现超六倍的跳跃。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局,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求,新冠检测的价格经历了多次调整并大幅下滑,“薄利多销”成为行业的共识,华大基因的利润也受到影响。

从财报来看,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检测方案板块为新冠相关的业务,是华大基因的第一大业务。2022年,该业务实现营收25.04亿元,为公司贡献35.54%的营收;而上年同期,该业务实现了33.82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49.99%。

基于此,公司2022年度对新冠相关固定资产和存货计提约4亿减值准备,导致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利润较2021年度相比有大幅下降。

简单点说,就是华大基因的新冠业务已经赚不到“大钱”了,公司对这项业务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就出现了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的现象。

常规业务增长乏力

新冠业务收入下降或是必然事件,但华大基因的常规业务增长乏力,这或是华大基因最令投资者担心的地方。

在没有新冠检测业务之前,基因检测业务才是华大基因的第一大业务,也是其赖以成名的根基所在。在2019年之前,这项业务常年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40%,毛利率最高可达69.53%,甚至还被誉为“基因界的腾讯”。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体液或其它组织细胞等生物样本,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做检测,可以用于诊断遗传性疾病,还可以进行亲子的鉴定和发育学鉴定等。

不过,由于基因检测业务门槛不高,从事基因检测服务的企业不断增长,有包括达安基因、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公司。未来随着各地医保局陆续将NIPT列入医保范围,华大基因的业务仍将受到蚕食,市场早已从“蓝海”走向“红海”。

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华大基因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的造血能力却越来越差。2022年,华大基因该业务实现营收11.16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5.83%。而2021年,华大基因该业务实现营收11.9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17.62%。

为此,华大基因决定进军肿瘤诊断治疗市场,这也是目前企业明显有增量的业务。肿瘤防控领域企业主要提到一些产品,包括肠癌检测、同源重组缺陷检测、还有泛癌种多基因检测、肿瘤复发检测产品,却也反映企业单一癌种领域检测产品缺乏等问题。

但该业务在短时间内或难以成为华大基因的支柱板块。2022年,华大基因肿瘤防控业务实现营收4.04亿元,同比仅增长6.26%,占营收比重仅为5.73%;而在2021年,该业务贡献收入3.79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61%。

在此领域,华大基因报批进展慢于燃石医学、世和基因、艾德生物等竞争对手,不利于取得先发优势,因此在短时间内或难以成为华大基因的支柱板块。

此外,在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实现营收7.05亿元,占营收比重也仅为10%。

当真是生物“科技”公司?

仔细翻看资料发现,华大基因研发费用较低,一直被业内所诟病。

财报显示,2018-2022年,华大基因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1亿元、3.17亿元、6.2亿元、4.87亿元及5.358亿元;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则分别为5.14亿元、6.19亿元、10.78亿元、12.38亿元及16.09亿元。

从金额来看,2018年时,华大基因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之间的差距仅有2.53亿元,而至2022年末,其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到10.71亿元。

新药研发虽然存在耗时长、费用高、成功率低等风险,但重磅新药可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才可以让企业稳稳地占领市场份额,建立起护城河,躲避竞争对手的冲击。

国际上稍微大一点的医药企业,都是以研发创新为主。据统计,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在9%-18%之间,而部分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则在20%以上。

反观华大基因2022年研发费用仅为5.35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仅为7%,这与其生物医药公司的标签不太相符,也就意味着华大基因的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和复杂的销售网络。

总的来说,华大基因这份这份成绩单表现不太理想,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这或是与新冠业务利润大幅下滑有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元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