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证50指数盘中持续下跌,自2021年见顶以来,指数已下跌40%以上。
指数惨淡,板块内个股也表现低迷。据统计,自2021年2月18日以来,上证50成分股仅有中国石油、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少数股票上涨,而韦尔股份、恒瑞医药、中国平安、闻泰科技等行业龙头,则是惨遭腰斩。三一重工更是从高点的近50元一路下跌至13元,跌幅达到70%以上。
上证50指数内,多是大市值的行业龙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同期则是小幅收涨,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大指数涨跌幅已有50%以上的差距。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上证50一年多来的走势如此疲弱?
两年长牛后 指数估值压力大
实际上,在本轮下跌开启前,上证50指数已经经历了一轮接近翻倍的行情。彼时以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迭创新高,贵州茅台更是两年三倍,而中小盘股票则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基本上以二八行情为主。
然而,这些股票的上涨,并不完全是因为业绩增长带来的价值提升,以招商银行为例,18年底到21年见顶,股价上涨了180%,而业绩仅增长了50%,也就是说其余的部分都是纯粹的估值提升。
再来看贵州茅台,股价上涨了300%,业绩也是增长了50%,估值提升带来的股价上涨更为夸张。
随着上证50成分股估值的提升,指数的市盈率在2021年2月已经高于历史90%的时段了,然而指数没有停止上涨的意思。上证50在月初仍然高歌猛进,甚至超过了2015年的高点。
如果指数内的成分股业绩能够跟得上股价成长,那么也许指数将以震荡消化这部分估值的提升,但不幸的是,上证50的这些大白马在今年的业绩增速大多跟不上估值。从22年半年报来看,招商银行、贵州茅台等股票增速仅有一成多,而恒瑞医药、中金公司等股票则直接出现了负增长。
抬升估值带来的股价上涨终归是不能长久,随着业绩消化估值预期的落空,趋势开始转弱,上证50指数迎来了漫长的熊市。
数十亿抄底 投资者跑步入场
然而,一轮下跌过后,上证50的点位已和2019年初相当,市盈率已跌至8附近。估值低于近十年来80%以上的分位。
随着上证50指数内公司的公司市值趋于合理,以ETF为代表的部分资金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截至10月21日,近一个月以来,全市场股票型ETF获得资金净流入约450.62亿元,其中上证50ETF(510050)、沪深300ETF(510300)等指数ETF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在所有指数ETF中,上证50ETF(510050)成为净买入最多的ETF。截至10月21日,该ETF近一个月来份额增长约20.7亿份,资金净流入约54.28亿元。
在市场上,ETF素有“资金风向标”之称,由于ETF交投活跃,且投资者相对成熟度较高,如果大量资金借道ETF逆势净买入,常常被视为投资者对于后市的长期看好。
对于上证50,多家券商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大盘蓝筹将进入中短期底部共振阶段。自2021年初以来,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的周线下跌已经下跌了35%,下跌时间超过18个月,无论时间、幅度,下跌都已充分,因此从中期来看,上证50、沪深300的周线级别下跌已经步入尾声,中期建议投资者继续逢低布局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蓝筹板块。
中原证券指出,上证50指数已跌破2020年3月的低点,是对短期波动的极端反应。市场估值极低是战略配置的重要窗口。大政方针已定,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预计中长期市场将震荡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