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私募基金经理还是公募基金经理,当他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不能无脑认同。对于任何主观观点,拿来即用一定是错误的,最重要的是思考观点背后的逻辑。
林园:投资只选高端白酒
高端白酒的销量并未减少,其与大基建有关系,也跟地域有关,比如汾酒,主要在山西,近几年煤炭涨价,则汾酒销量好。而低端白酒,则跟餐饮有关系,疫情影响餐饮行业,自然影响低端白酒的销量。至于塔尖上的东西,跟谁都没关系,只跟自己有关系,那就是供求关系,总是供不应求,就一定会涨价。投资的角度,我们还是选择高端白酒,选择依据主要看供求关系,选择那些还没出厂,车都在外面停着排队拉货的。而低端白酒的产能其实是挺大的,就像这几年不断扩产的酱酒,未来可能会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供过于求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出生率不会一直跌下去,看好三胎
三胎就是我们认为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不会一直下降,目前下降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跟这几年的疫情也有很大关系,疫情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医院产检,打了疫苗也会怀孕有抑制,不过,我相信这都是短期因素,人口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主要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前几十年,我们人口太多,考虑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少生娃,这样就能改善生活水平,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温饱问题,基本都已经得到解决,国家面临的下一个难题就是养老问题。庞大的老龄化人口,会极大程度的增添社会负担,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然影响社会安定,所以是国家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此外,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中一直认为“多子多福”,特别是随着人年龄超过55岁,感受就更加明显。
消费股现在是机会
市场波动:股市的波动是避免不了的,除了耐心持有,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定投。但是股市长期的大方向是明确的,总体趋势是上涨,因而是值得布局和投资的,想赚钱就得克服人性,通过耐心持有或者定投来轧平波动,分享收益。而当前,我们认为就是投资消费股的好时机,因为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消费,也就是危机出现的时候,风险得到释放,投资就是要投“危机”。
仁桥资产——夏俊杰:巴菲特减持比亚迪逻辑推衍
8月末还发生了一件事,股神巴菲特开始减持持股14年的比亚迪。客观地说,比亚迪近几年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其多年来对新能源的专注和投入终于迎来了收获期。特别是“汉”的成功,一举扭转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它“低端车”定位的刻板印象,同时,比亚迪又有着令其它国内车企无比羡慕的电池技术和产能,基本面的脱胎换骨也让它成为国内机构的重仓品种。好日子似乎刚刚开始,可巴老为何要在这个时点卖呢?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尝试做些猜想。
首先,对于汽车行业,一个全球十几万亿的市场而言,万亿市值可能是一个领导企业较难跨越的门槛,特斯拉除外,当然,特斯拉的愿景也绝不仅仅是个汽车公司。即使是丰田这样的领导企业,在其达到万亿市值之后,股价也徘徊了很多年,市场基本是按照全球10%的份额,7-8%的净利率,10倍PE给的市值空间,所以,从长期的角度看,也许比亚迪的收益空间并不具有吸引力;其次,车企的长期竞争格局并不清晰,比亚迪在这轮产品周期中胜出了,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在下一轮产品周期中同样胜出,这里面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新进入者,老牌车企未来也可能通过某款产品重获市场的青睐。
本质上,车还是一个可选消费品,就像电影一样,张艺谋是位出色的导演,拍了很多经典的片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下次拍的片子一定也是经典。所以,对于这种长期并不稳定的行业,估值确实是要打折扣的。当然,巴老选择这个时点减持比亚迪,一定是左侧的,大概率也不会卖在顶点,就像当年减持中石油一样,但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即管理大资金时如何选择卖点,放弃最后一个铜板。当你的资金体量足够大时,放弃最后十个铜板。
过去的两个月,持续下跌的市场让悲观情绪再一次笼罩。诚然,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和挑战确实不小,投资者情绪的低落也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悲观仍没有摆脱出“周期性悲观”的历史规律。
我清晰的记得,十年前的此刻,市场的悲观心态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后来随着重要会议的胜利闭幕,市场也一扫阴霾,历史时刻将再一次降临,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