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精品推荐 - 正文

高瓴潜伏的一个赛道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2-06-02 11:11: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如果说几年前新能源行业研究重点在电池产业链,如今享受研究成果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时点,研究的重点可能就应该转到智能驾驶和最终品牌上去了,终端品牌在过去两年市场关注度也比较高,但智能驾驶这块,有些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重视程度可能还不够,但在这个方向上大牛投资者都已有所布局。

就比如毫末智行,在其的公开融资信息中,我们观察到去年高瓴资本就连续两次投资毫末智行,可见高瓴资本对这个刚刚成立不到4年时间的初创公司十分感兴趣,旗下公司总持股已经超过5%,在二级市场就相当于举牌了。

大家知道,长城汽车是证星研究院长期跟进的公司,对于长城汽车现阶段的跟进,智能驾驶虽然距离业绩产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却是不能忽视的且关乎未来的重要一点,所以毫末智行是必须跟进的,从公开资料可以查到,长城上市公司主体持有毫末28.69%的股份,集团公司持有30%股份,长城是控股的。那么对于喜欢毫末却无缘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可以留意长城汽车。

当然对于长城汽车的股东,结合这一高瓴自己的用钱投票的信息,自然对毫末更有信心了,毕竟是高瓴一级市场的分量大家心里还是有数的。

对于不太熟悉毫末的读者,我们从自己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高瓴投资的逻辑: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前身为长城汽车旗下的智能驾驶部,现在是业内领先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公司,产品包括乘用车自动驾驶软件模块、低速无人车,自动驾驶相关智能硬件。公司战略目标是利用成本和规模优势,使用数据智能,逐步落地自动驾驶产品。

一:公司能力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前身是长城汽车技术研究院,2010年就启动了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研究,2015年底量产了国内第一个ADAS系统。

制造能力方面,毫末智行出生就拥有“长城系”身份,相较于别的公司,“长城系”身份给公司带来专业的整车制造能力、供应链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产品落地能力,且长城汽车也是公司持续获得客户数据的一个重要环节。

核心团队方面,核心团队一部分来自长城汽车,一部分来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专家,让公司既具备顶级的产品开发和数据挖掘能力,同时也有非常丰厚的车型研发、产业链协同经验。

二:未来市场规模

先看整个市场。2020年是全球自动驾驶系统“黄金十年”的起点,全球车企对L3以上级别的指导规划逐渐明晰,预计到2025年,各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会达到50%以上,且中国外卖体系发展迅速,不断增加的业务量和订单量给终端配送带来了极大的配送压力,大家试想一下,这次上海突发疫情,要是马路上都是无人物流小车配送物资,大家生活是不是会方便许多。

证星研究院观点:对于初创公司毫末,估值是比较难的,包括高瓴在内的大佬们虽然都看好行业空间,但要精确估值可能还是比较困难,这里仅提供一种毛估估思路。

之前长城汽车发布2025战略,目标是2025年实现年销400万辆,其中80%将是新能源汽车,不过这个销量目标按目前进度来看是落后了,那么我们把销量和占比就打个对折来估计吧,按200万辆,40%来计算。奔驰L3自动驾驶收费5千欧元,考虑到5千欧元购买力在欧洲本地也就相当于5千人民币的购买力,那么我们假设长城收费4千元人民币,那么对应32亿元自动驾驶营收,按SAAS逻辑估值,粗糙的给个30倍PS应该不过分吧,对应960亿元市值,送外卖的小魔驼等业务也会有营收,姑且不细算了凑个整数,也就是说如果上述条件都达到那么2025年长城和毫末对应的这块业务就可能达到1000亿市值甚至更多。当然创业不像我们毛估估这样简单,公司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目标,这也是要持续跟踪公司的原因。

如果你也关注长城汽车,那毫末智行的跟踪也就不容忽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城汽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