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危机情况下,要应对的考验非常多,所以我们说要坚定信念,不是在顺境的情况下,而是在逆境的情况下。年初以来,我们遇到了白马股连续杀跌,不断回撤。同样这也是一种考验,但是用后视镜去看,这种情况都是年年难过,年年过,不必太过悲观。
近期但斌做客直播分享了几个精彩观点,证星研究院总结了但斌对二季度投资趋势和展望。
l 股价的涨跌还是取决于公司本身的长期业绩,当然如果有的白马公司商业模式本身有缺陷,那股价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l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一般秒光的时候就是顶点的时候,而出现大额赎回的时候,基本就是低点了。
l 真正好的公司不超过100家,我们拥有下金蛋的鸡,为什么要杀鸡取卵呢?所以投资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l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来分一杯羹,更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于无人驾驶和车的架构部分。能活下来的会少之又少。
l 半导体缺芯片的局面从远期角度看可能会转换为供给过剩,这样看,估值是不会给太高的。
以下为精选访谈内容
白马股为什么倒?
但斌:一是近两年股价持续大涨,一些公司盈利能力和它的估值并不匹配,股价却涨了几倍,短期出现调整是必然的。二是二熊市比牛市对待利空更敏感,对利好反应迟钝,除非利好超预期。比如近期一些医药龙头,随着业绩增长已经重新步入了上升趋势。
所以股价的涨跌还是取决于公司本身的长期业绩,当然如果有的白马公司商业模式本身有缺陷,那股价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或者如果以前商业领域处于蓝海,现在变成红海了,未来也会面临很大问题。而如果公司业绩能够持续增长,调整过后股价就还有望会创新高的,所以白马股投资者也需要去区分对待。
投资最重要是选公司
全世界市场中,真正好的公司不超过一百家,投资就是围绕着最好的公司去长期坚守。很多科创板公司成交量急剧萎缩,我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中国逐渐步入常规退市,A股越来越市场化,规范化一定是大势所趋。
一家公司持续十年、二十年每年利润都增长,那他大概率是个大牛股,换句话说,投资者去选择到这种公司,就不必去考虑下一个板块轮动是谁,只要拿住就可以了,但是过去很多年投资者形成的投资文化是很难被改变。
像炒股一样买基金喜欢板块轮动,风格切换,很容易亏钱
但斌:近几年很多基金赚了很多钱,可真正赚钱的基民却很少,很多人买基金也像炒股一样,喜欢板块轮动、风格切换,这样很容易亏钱。
最近很多股民、基民已经慢慢成熟并相信坚定持有带来的回报,不会因为短期的调整就大进大出,甚至一度对基金经理不信任。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一般秒光的时候就是顶点的时候,当出现大额赎回时,基本就是低点了。
投资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但斌认为投资更像买房子,举例来说一两万买的房子涨到一二十万时,你会不会卖掉?如果你卖掉了,当时确实赚了钱,但之后价格仍然在上涨。这和投资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你花1亿元买了某家公司,之后市值涨到了300亿、500亿,每年即使百分之二的派息,收益都有几亿元,我们拥有下金蛋的鸡,为什么要把鸡杀了呢?
我们做优质资产的配置,是因为只有优质资产才能抵御通货膨胀,能穿越周期变化,当你持有这些优质资产超过10年,风险是和债券等同的,当你持有周期超过15年,风险其实小于债券的。这种投资你又为什么要卖呢?投资一定要为长期持有而买进。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美这几个赛道怎么看?
新能源电动车是未来十到二十年类似智能手机时代来临的长远赛道,现在很多企业都来分一杯羹,这就要看行业核心竞争力在哪,但斌更看好的是无人驾驶和车的架构部分。新势力如果自己去造基础架构或者软件,挑战是非常大的。
但斌:华为的软件一辆车可以赚一万,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自研产品,最终一定会价格下杀到红海,但如果大多数车企都用了华为的架构,那华为躺着赚了。回看车企历史,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最终能胜出的少之又少。
半导体投资上,要看到更长远,美国制约我们,相关产业受限很多,全世界都在加大投资,当投资量能释放,很可能两三年就变成过剩了。所以这个行业给高估值是难的,凡是周期性的行业都是很难给很高的估值的。
但斌:医美行业我们比较看好,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现在男男女女都很注重个人形象,所以需求是有的,而且很大。但现在估值也同样高,对投资来说,这个赛道可能是二三十年,考验比较多,谁能最终跑出来还不一定。
传统的医药行业我们之前也投资了很多,现在最确定的就是类似于垄断性的品牌,不断提价的,表现也是很好的,但相应的估值也很贵。
简评几家热门公司:
豪悦护理
长期关注后拉黑这家公司,之前关注这家公司就在于优秀的ROE,但一季报看来特别高的ROE看来是不可持续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很快,周转率也变得很差,怀疑是前期做账做出来的。
所以高ROE的逻辑证伪,按照公司对成本上升和产线搬迁的解释虽然可以接受。但这也也侧面证明了商业模式不算太稳固,豪悦护理的定位也从优秀公司降级到普通公司。
公牛集团
疫情带来的影响,不过是对公司短期的业绩影响,生产端向着精益化发展,产品向着智能化发展。所以我们用后视镜看,二三季度业绩的回归,加之一季度亮眼的增速,对我们来说都打消了业绩增速的顾虑。
目前优势是渠道和品牌溢价带来的高毛利,只要基本面不变,哪怕插座个位数增长,利润长期的增长也是客观的,以后就要看新品类的发展空间,能否带来更高的超额收益。
之前高瓴的减持,我们猜测或许是出于投资人回款的原因,可能是DPI的考量。只是从交易上的减持,并且减持小部分,并没有清仓,所以高瓴还是看好的,大可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