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谢春生日期:2018-06-12
业绩增长迅速,盈利能力强。2013-2017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0%,业绩增长迅速。2015-2017年恒为科技综合毛利率在54%-55%之间,毛利率较为稳定。2015-2017年,恒为科技净利率稳定在24%-25%附近,公司盈利能力强。
深耕网络可视化领域,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业务收入占营收的74%,是营收的主要来源。截至2017年年底,恒为科技研发人员共计190人,占员工总数的67%,同比增长14%;2017年研发投入5571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7.84%,超过2016年(16.13%)1.7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公司年报称,公司开展了面向5G移动网的网络可视化技术预研工作、基于人工智能的互联网图片、视频智能分析技术预研工作。我们认为,公司研发投入高,以上布局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将给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国产化+自主可控,嵌入式与融合计算发展可期。恒为科技是国内最早开始大力投入研发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系统的厂商之一,随着公司产品的逐步成熟,嵌入式与融合计算业务营收高速增长,2013~2017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3%。国家对军工信息化的战略性部署、军改和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将为我国军工信息化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认为,军工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伴随着国产自主可控的大趋势,和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发展浪潮,将为公司嵌入式与融合计算业务带来强大的业绩驱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恒为科技业绩增长迅速,净利率高达24%,盈利能力强。公司深耕网络可视化领域,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积极布局5G移动网、人工智能等方向,未来发展可期。此外,国家对军工信息化愈加重视,在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大趋势下,嵌入式与融合计算业务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38亿元、1.82亿元,EPS分别为1.02元、1.35元、1.78元,对应PE分别为33倍、25倍、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激烈,盈利水平低于预期;2、政府对自主可控投入低于预期;3、行业和技术变革风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