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姜洋表示,资本市场的穿透式监管,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的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式,国际市场对此有部分借鉴。姜洋透露,穿透式监管将逐步推行到资管、上市公司监管方面。
姜洋表示,我们的市场监管可以直接看穿投资者的账户编码,但西方市场的监管者是看不到单个投资者账户的,只能通过中介机构去看。“我们的穿透式监管,是因为中国市场散户多的国情,我们的市场法规、制度还在健全当中,所以对单个账户的资金、交易运行能够掌握,便于形成威慑,让他们(违法者)不敢随便操纵市场。”姜洋对记者表示,我们刚开始推行看出穿式监管时,国际上有很多声音表示不理解,认为与国际惯例不一样。但是,资本市场要发展起来,实现对发展经济的支持,保护投资者,首先就要把市场看穿,看穿每个交易者的行为。“如果市场被操纵乱了,市场就没了,”姜洋说,这样就失去了我们发展市场来支持融资、发展经济的本意。
“上交所发布”答
热点问题
什么是“看穿式监管”?“看穿式监管”有什么用?怎么用?
近年来,上交所进一步强化一线交易监管职责,在实时监控中充分发挥看穿式账户体系的制度优势,及时锁定以拉抬打压股价、虚假申报等手法炒作概念股等异常交易账户,采取警示、盘中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有效维护市场交易公平。同时,加强对资管计划等嵌套账户的穿透核查,及时发现一批借用信托、资管等账户实施市场操纵的重大案件线索,如鲜言操纵“多伦股份”案、马永威账户组操纵“福达股份”案等,有力支持了证监会行政稽查执法工作。
看穿式监管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沪港通开通3年多以来,上交所不断完善沪港通交易监察,积极推动跨境监管协作,在打击跨境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本所及时发现了唐汉博等人操纵“小商品城”案的线索,后由证监会查实,成为沪港通跨境操纵行政处罚第一案,形成了有效的市场威慑。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就港方积极推进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建设达成共识。在深港通开通前,两地证监会进一步达成共识,同意相互协助建立互联互通下投资者身份识别安排,以维护互联互通稳定运行。据此,两地证监会针对互联互通的投资者识别码的大纲达成共识,两地交易所和结算公司在此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形成互联互通北向交易(沪股通和深股通)看穿式监管的具体方案。经过内地与港方的多轮磋商,2017年11月30日,香港证监会对外发布《证监会公布为沪股通及深股通引入投资者识别码制度》、港交所对外发布《沪深港通北向交易投资者识别码模式资料文件》等系列文件,正式推出投资者识别码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实现了北向投资者身份信息的穿透,在实时监控、自律监管、线索筛查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看穿式监管。该制度将于2018年3季度开始实施。至此,互联互通北向交易看穿式监管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本所正在积极推进监察技术模型开发、业务规则修订及监管协作流程完善等各项配套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实施后的沪股通交易监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