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坍塌式离职”?原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离职一度把方正证券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近日又传闻方正研究所已流失了大量研究员。
细盘点来看,对于全行业来说,人才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拿方正证券来说,去年虽有吴东炬、石康等几位分析师离职,但公司2017年也引进了至少8位行业首席,目前整个方正研究所人员保持在150人左右。
方正证券回应表示:“分析师流动属于行业的正常现象,研究所已明确了梯队建设目标,并提出未来将重点‘培养90后首席’。”
作为较早将研究视为具备战略意义的券商,方正证券董事长高利提出“夯实基础研究能力,前瞻研究制胜”的理念,以大类资产配置为统领,以“定价能力”为核心,与券商的整体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来看看“塌式离职”真相
近日,针对研究所流失大量分析师的消息,方正证券回应称:去年离职的分析师有家电行业分析师吴冬炬、军工行业石康、石化行业马宝玲等,不过这几位并非首席分析师。而医药行业崔文亮团队、周新明、蒋一樊、吴斌,化工行业杨伟,有色杨诚笑团队均早就在2016年离开了。
要说2017年底方正研究所的分析师变动,其实要数的是原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离职加盟恒大集团,然后是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研究所所长助理、执行董事高子剑加盟东吴证券,“大量流失”无从谈起。
2017年引入8位行业首席
方正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透露,目前方正证券2017年新财富评选获奖及上榜团队依然在研究所供职,同时还引进了8位行业首席分析师,分别是:
机械行业吕娟,首席
化工行业李永磊团队,首席
医药行业周小刚团队,首席
非银行业左欣然团队,首席
轻工行业徐林峰团队,首席
商贸行业倪华团队,首席
农林牧渔杨天明团队,首席
军工行业段小虎,首席
“目前整个研究所人员规模保持在150人左右,新鲜血液与原有班底正持续良好互动。”方正证券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出“培养90后首席”
记者获悉,不久前方正证券内部提出要“培养90后首席”,进一步明晰了梯队建设的目标,这是方正高层对研究所提出的重点工作之一。
梯队建设目标背后,反映的是研究所在方正证券的重要地位。
早在2014年,方正证券董事长高利就秉承“夯实基础研究能力,前瞻研究制胜”的理念,以大类资产配置为统领,以“定价能力”为核心,将方正研究所打造成市场上最活跃的卖方研究机构之一。
目前从研究领域来看,方正研究所有近25个专业研究团队,基本实现了研究领域全覆盖,已经具有大中型卖方研究所的明显特征。
在去年的“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方正共有11个团队入围、9个团队上榜,其中在军工、传播与文化、通信、食品饮料行业荣获第二名,宏观经济取得第三名,延续了近年来在新财富评选中的成绩。
可以说,券商研究价值重构的步伐正不断加速。
方正证券研究所负责人透露:“研究业务的稳步提高带来了不少直观的效果,一方面扩大的品牌效应对各项业务带来了正面支持,另一方面卖方研究也带来了收入的增量。而新财富指标作为内部考核的工具,也促进了卖方研究服务水平的提升。”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期方正证券董事长高利对于研究所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坚持办高水平卖方研究所的战略不变,二是坚持市场化考核目标的导向不变。
“这说明方正证券对研究业务的持续高度重视,好的研究能够与券商的整体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方正证券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研究助推机构业务
从整个行业来看,大型券商卖方研究所在市场竞争中“护城河”的作用明显,当然这也离不开券商对于研究所发展的清晰规划以及明确定位。
欲将机构业务作为发展重点的方正证券,也明确了“力争成为各项业务均衡发展,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类券商”的战略目标。
发展机构业务已是行业共识。不过,对于卖方研究业务而言,这意味什么?
研究和券商整体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研究是券商各项业务的基础,券商业务发展的需求会产生并改变研究的供给。
据悉,高利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卖方研究业务一定会随着证券市场的变化和券商业务转型而出现变化。外部看,单纯依靠公募和保险的佣金收入的业务模式一定会遇到天花板,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势在必行;内部看,在一个更大的业务平台上发挥研究的作用,会使研究所在公司的定位更加清晰、稳定。由此,卖方研究的集中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与公司业务规模相匹配才能持久,一时兴起的研究模式很难维持。”
研究业务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才”,显然长效机制也应以“人才”作为最终落脚点。券商对研究所重要的战略定位并给予持续的制度保障,且研究班底保持长期稳定,是保证研究所高水平运转的基础。
方正证券研究所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考核、提升、淘汰机制,优化人才结构,第一梯队稳固基础,第二梯队以更高指标注重考核,第三梯队强化培养、引导。当然,对多年考核不达标的小组也会坚决处理,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奋进的团队氛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