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人股东”企业成功过会
“三类股东”问题有望出现转机,而困扰新三板企业IPO的“200人股东限制”问题的解决已有成功案例。2017年12月6日,在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发审委会议结果中,新三板挂牌企业科顺防水首发获通过,成为新三板首家股东超过200人成功过会的企业。
科顺防水2015年10月15日挂牌新三板,当时仅有45户股东。挂牌新三板后,科顺防水采取做市转让的交易方式,由于交易活跃,最多时有7家做市商。据公司今年11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其在册股东人数383名。公司表示,在过会前,对89名股东进行了核查,总持股比例占94.2%,其中不含契约型私募、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这“三类股东”。
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及其修订意见的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IPO需向证监会申请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主要条件是公司必须股权清晰,应当进行股份确权,且确权股份需达总数的90%以上(含90%),未确权的部分应当设立股份托管专户,并明确责任主体,拿到证监会批复的行政许可后方可申请上市。
虽然相关政策对“200人股东”问题给出了相关指引,但此前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成功案例参考,业界对此问题持保留态度。今年上半年,上交所旗下“上交所企业上市服务”公众号发布的《企业改制上市30问》指出,在新三板挂牌的时候,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挂牌之后不管是因为交易还是因为定增,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可以直接去IPO,不用担心受到限制。但在今年8月份,拥有400多户股东的有友食品IPO预披露之后隔天就被撤回,至今仍未披露。同样,有200多户股东的海容冷链在IPO审核的排名中一再延后,疑似被“冷处理”。此类问题一时间变得“不确定”。
科顺防水此次过会给相关新三板企业吃了一粒“定心丸”。广证恒生证券认为,从这次过会案例看,在满足了证监会批复行政许可的要求后,新三板企业由于做市转让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不成为发审委IPO过会审核的问题。
具有示范意义
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新三板过去一直存在“三类股东”、“200人股东限制”等悬而未决的“隐形红线”,而上述案例为市场打开了指导窗口。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相关案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随着“三类股东”、“200人股东限制”等阻碍新三板企业IPO的“隐形红线”破解,新三板市场的投融资预期和交易流动性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