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平安:剩余边际规模持续增长 为业绩提供较强安全边际)
11月20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行2017投资者日。中国平安首席财务执行官兼总精算师姚波就旗下平安寿险价值进行了深度解析。
姚波现场透露的一组颇具“含金量”的数据,反映出平安这些年来价值经营成效的凸显。过去五年(2012年至2016年),上市同业和平安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其中,在保费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这四个核心指标上,平安集团的增速分别为16%、33%、22%、34%,而上市同业加总合计数据的增速分别为7%、17%、18%、25%。
姚波今日在现场回答了投资者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寿险行业消费升级是否可持续?二是,平安寿险有什么竞争优势?三是,如何正确解读“剩余边际”这一重要指标?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姚波表示,寿险业的持续消费升级是顺应社会趋势的必然结果。这主要体现为: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寿险需求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提升和保障意识增强使保险需求得以实现,因此,我国保险业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居民保障缺口不断扩大,未来空间巨大。“梯次消费升级将为寿险增长持续带来动力。”
那么,在行业空间巨大的大环境下,平安寿险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姚波坦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领先的代理人队伍,庞大的集团客户群,正确的产品策略,卓越的经营管控。
姚波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第三季度,平安寿险的代理人队伍强劲增长、复合增长率为21.3%,平安寿险的有效活动率和人均件数也持续提升。
在寿险产品策略上,姚波透露称,整体思路是价值导向和兼顾规模,具体策略是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均衡发展以及重点发展保障型产品,目标是客户、代理人与公司实现三方共赢。
“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均衡发展,降低了公司利率敏感性。其中,分红险、万能险的负债现金流具有部分浮息债的特性,投资收益率敏感性较低。”姚波表示,传统险与分红险、万能险的久期缺口对冲,有效降低寿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寿险将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寿险坚持以保障型为主的产品策略,保障范围不断拓展,可带来更多元和更稳定的“死差”收益。所谓的“死差”,是指实际的死亡率或者发病率和定价时假设的死亡率或发病率之差。
在去年举行的“2016平安策略日”上,中国平安首次披露了“剩余边际”这一核心指标。
何为剩余边际?如何来理解这一会计专有名词对保险公司会计利润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姚波在今日投资者日现场进一步介绍称,剩余边际摊销是保险公司未来会计利润的主要且稳定的来源,是实际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剩余边际增长主要源于新业务贡献及良好的经营管控。”
一般而言,寿险公司的利润由两大因素决定,存量保单利润储备的释放,以及运营经验的影响,前者体现为“剩余边际”科目,是寿险利润实现中最稳定的部分。截至2016年末,平安寿险的剩余边际为4547亿元,较年初增长30.5%,过去6年复合增速为23.3%。这意味着,平安寿险的利润“池子”规模较大且不断增长,为业绩提供了较强的安全边际。
据保险业财会方面的专业人士介绍,剩余边际是由保险公司业务的规模和质量所决定的,是作为会计准备金的一部分逐年释放的。“保障型业务及新单业务卖得越多,可释放的剩余边际利润就越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