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概股回A第一道坎:监管
公布重组方案只是奇虎360回A的第一步;接下来它将面临监管层的“审判”。而此时的监管环境已与往年大不同了。
2015年,作为第一个拆解VIE结构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暴风科技登陆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54个交易日内拉出39个涨停板,一度被市场封为涨停板“神话”,这也让多少中概股企业红了眼。
随后,暴风科技CEO冯鑫向市场打了一剂鸡血:
“互联网公司回A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给它们的建议是打死都要回来,99%去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都亏了”。
2015年分众传媒成功借壳七喜控股,被称为是红筹回归的大型样本;2016年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成为第二个回归A股的中概股。
一系列成功案例激发企业和私募基金信心,一大批中概股私有化蜂拥出现,比如完美世界、世纪佳缘、博纳影业等。A股各类壳资源活跃其中,“炒壳”热情逐渐升温。
然而,监管风向随即收紧。
2016年5月,中国证监会表态称,注意到中概股回归A股有较大的特殊性,特别是对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应该高度关注。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彼时,该表态被解读为,监管层对私有化热度进行降温。
2017年2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发表讲话,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另外,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监管层对中概股的态度逐渐清晰。市场再无人提及中概股回A。
最近,关于中概股的新闻则是一家IPO企业,净利4亿规模的稳健医疗在10月31日被否。这家公司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后私有化退市,转战国内IPO。
发审委对稳健医疗首先提到的问题就关于“私有化”,要求发行人说明在美国间接上市、后通过私有化退市并申报A股IPO的具体原因及其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当前的最新监管政策和监管要求。
此次奇虎360宣布借壳上市,监管层态度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这对于多家已经私有化、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信号!
这也是奇虎360面临的最大“挑战”。从2015年启动私有化至今,仅仅过去两年,政策风向已“变天”。
借壳的方案循例对交易进行风险提示。第一个重大风险则是“本次交易可能取消的风险”。
具体来看,“本次交易涉及与相关股东沟通、相关监管机构报批等工作,这些工作能否如期顺利完成可能对本次交易的时间进度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在本次交易审核过程中,交易各方可能需要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及各自的诉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交易方案,如交易各方无法就调整和完善交易方案的措施达成一致,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及本公司均有可能选择终止本次交易。”
周鸿祎回A一搏,究竟能否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