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边是大涨一边是北上资金甩卖 十字路口的创业板何去何从?)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持续低迷的创业板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创业板指数也走出今年幅度最大的一轮反弹行情。
反弹幅度明显超过年初的一轮。
如果从最低点算起,本轮的反弹幅度同样高达12.42%,超过此前的11.10%。
1、深股通大力卖出创业板
考虑到本轮反弹仅持续了23个交易日,比上一轮少了8个交易日,资金介入的程度也要明显超过上一轮。这从本周创业板成交量的异常放大就可见一斑:
尽管创业板走势强劲,但以理性著称的深股通资金却并未心动,反而进行了逢高派发。尤其是在本周五,北上资金更是大肆卖出超过8亿元,占其全部创业板持股市值的8.23%。
本周五北上资金变化情况情况如下:
当日,深股通对238只标的中的142只个股进行了减仓,占比接近60%。其中减持市值较大的个股为:
实际上,从全周5个交易日来看,深股通资金尽管一度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
但对于创业板,深股通资金延续了一贯的谨慎态度,大的方向上仍以卖出为主:
2、创业板的反弹逻辑有哪些?
近期创业板指数放量大幅走强的过程中,各大券商分析师对创业板的观点有较为明显的改观。
乐观派的代表性人物为中银证券分析师陈天乐,他认为:
市场关于创业板估值很贵、业绩很差、外延并购影响很坏的三个一致预期, 可能只是感性认识的结果,与我们所看到的客观现象并不一致,投资者可能忽视了创业板内在的积极变化。
目前,市场对创业板并不看好。总结市场不看好的理由,发现市场形成了关于创业板的三个一致预期:
1、创业板估值还很贵;
2、创业板业绩还很差;
3、外延并购影响在恶化,还会拖累业绩。
最后的结论是:创业板没戏,不看好。
我们知道,一致预期是市场参与者的看法,是一个主观的东西。这个主观的东西会受到情绪、先入为主的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并不一定和真实的客观现象相符合。
首先,创业板估值还是很贵吗?——从微观角度来看, 在创业板 666 只个股中,PE(ttm)在20-50倍之间的个股有259只,20-30倍之间有39只,30-40 倍之间有 98只。这说明,创业板个股中有相当一批是很便宜的,相当一批是不贵的。因此,认为创业板估值还很贵,可能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其次,创业板业绩真的很差吗?——截至8月16日,两市共有799家公司披露中报。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报披露率分别为:22%、32%和20%,增速中位数分别为:24%、21%和26%。中小板和创业板中报增速高于预报增速的比例分别为45%和45%。因此,我们从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内生业绩增速以及中报业绩增速中位数来看,并不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差。
第三,外延并购对创业板业绩增速影响真的还很大吗?——根据我们对中报情况的统计,今年创业板中报利润中有并表的公司利润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8%大幅下降到17%,和去年相比外延并购的影响是大幅下降的。如果看内生增速,剔除了外延并购后,今年中报内生增速上升到17%,较去年同期上升了6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延并购的影响可能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样严重。
最后,从政策端来看,今年6月份以来,证监会对并购重组的政策已经在调整,支持市场化并购。这意味着中小企业通过外延并购成长的路径被打开了。因此,对外延并购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市场可能是过于担心了。
而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看好创业板的战略配置价值,他认为:
第一,当前创业板综指处于1600-1700的区间是相对明确的阶段性底部,从代表内生性增长的每股净资产、每股留存收益等指标都开始出现积极的信号,表明过去外延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退,内生性增长已经开始重回轨道。
第二,从长周期角度,当前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夕,相关行业的长期趋势开始向上。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产业快速发展,以设备连接数和底层技术传感器销量为指标,物联网产业有望在2018年开始迎来加速增长的拐点,由此推动A股成长型公司ROE的向上拐点。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尽管并没有旗帜鲜明的看好创业板,但也认为,目前创业板已处于震荡筑底过程中,其走势非常类似于2012年初至2014年的主板:震荡筑底过程中反弹空间逐步收窄,以时间换空间消化估值。
这两段行情的对比图如下:
3、谁在买创业板?
本周创业板成交量较上周飙升近1000亿元,资金的大举介入是不容质疑的,深股通资金的净流出仅代表了其中一类资金的看法。
有迹象显示,近期流入创业板的资金或许有以下几类:
01、国家队
从首次出现在昆仑万维、苏交科半年报十大流通股东算起,截至本周五,证金公司二季度新进个股共有20只,其中的11只都是创业板个股,而且持股数量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汇金公司二季度新进的12只个股中,有2只创业板个股,6只中小板个股,二者合计占比达到67%。
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国家队资金近期的操作动向,但从其二季度的调仓换股行为,可以大致进行推测。
02、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对创业板配置比例在2016年二季度达到近年的次高点,而此后则出现连续4个季度的下滑,其中又尤以今年二季度为甚——较一季度下降2.89%,相较于2015年的历史最高仓位26.47%,已累计下降超过11 %,降幅高达42.84%!
尽管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创业板的持股比例高于2014年末,但相比目前创业板的实际规模的明显增大,公募基金对创业板的相对配置比例应该已经处于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
那么,公募基金是否正在加大对创业板的投资力度呢?目前来看,并无直接证据。不过,从两只创业板ETF基金的规模变化来看,这一推论或许并非完全不成立。
第一只创业板ETF是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其最近几年来的基金份额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份额更是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季度环比增幅达到24%。
而截至本周五,易方达创业板ETF的总份额在二季度末的基础上仍有明显提升。
03、游资
近期,游资对中小创个股的参与热情也明显高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个股莫过于次新股华大基因。华大基因上市26个交易日,共有17天出现在公开信息上。
从参与其买卖的营业部来看,不乏大名鼎鼎的游资席位。
而从另一只近期的大牛股科大讯飞上,也能明显找到游资的身影:
科大讯飞8月14日公开信息
股民注意!想关注热点不妨看看这个公众号!
该号由证星多位资深财经编辑携手倾力打造。
板块分析、热点预测一样都不少,让你盘前抢先布局,轻松赢在起跑线。
扫一扫一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