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行放缓 新一批IPO家数减至4家)
昨日,证监会核准了4家企业的IPO(新股首发)申请,这是继上周核发7家批文以来,证监会连续两周核发批文数少于10家,且批文数连续缩量,本批次募资额也减至15亿元。
该批4家获得批文的企业中,上交所主板有两家,分别为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为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1家,为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直接定价发行。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99家企业拿到IPO批文,其中主板有102家,中小企业板36家,创业板61家,筹资总额约1014亿元。
自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审批脚步明显加快,IPO批文的下发时间固定在每周五。记者统计显示,基本上批文下发是按照每周10~12家的发行速度向前推进,同时,单批次融资额保持在50亿元左右。这一规律在上周五被打破,5月26日证监会仅下发了7家公司的IPO批文,而本周这一数字下降至4家。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部分个股跌幅较大,有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对IPO发行节奏的调整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体现,调整IPO节奏可取,但在舆论压力下暂停IPO不可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暂停IPO的后果是形成了强烈的市场预期与过度依赖,只要股市大跌,股民就会异口同声地要求证监会暂停IPO,否则就会威胁、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即便投资者明白哪怕关闭一级市场后股市仍会照跌不误,却可以自我安慰,并能顺理成章地绑架监管层。“IPO节奏与股指涨跌挂钩的旧格局必须打破。”董登新指出,IPO常态化发行,一方面有利于化解IPO堰塞湖,另一方面可以大大缩短IPO排队时间,提高IPO效率、降低IPO成本,引导优秀企业进IPO大门、关买壳后门,同时,充分满足股民打新、投资新股的巨大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平衡供求,化解小盘股泡沫。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也指出,从经验上看,停发新股可以救市的证据并不清晰;从理论上看,停发新股可以救市的逻辑也存在许多明显的漏洞。特别是考虑到制度上的机会主义倾向具有长期明显的危害,停发新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我国台湾的情况看,更可行、成本更低的做法,似乎是明确地建立市场稳定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IPO发行节奏调整的同时,首发申请通过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统计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以来,证监会共审核了233家企业的IPO申请,其中195家获通过,28家被否,其他10家为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等,过会率为83.6%,远低于去年同期94.8%的过会率,也分别低于2015年、2016年新股发行92.3%和91.2%的通过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