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证监会召集保荐机构以及保荐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全天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会上,除了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有关机构业务的讲话以及再融资新的监管指导政策之外。IPO发行审核有关问题也被大篇幅提及,从严审核并且加强追责也与今年以来监管层一贯的态度相吻合。
事实上,发行审核全面趋严的另一面正是监管层对现阶段申报企业质量的不满。
在会上,一位监管层的人士便透露:“发行部目前进行了初步统计,目前已反馈还未上初审会的企业中,有30%的企业风险较大,材料比较粗糙存在会计问题,包括坏账计提明显偏低,研发费用资本化,非经常性损益等。
IPO申报目前问题颇多
“这次培训会上,证监会的官员多次提到了IPO申报出现的诸多问题,监管层对目前在审企业的质量以及申报材料等问题都不满意。”北京一家与会券商了解培训会内容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常军胜在培训会上表示:“证监会抽调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进行现场检查,通过常规的审计手段即查出很多问题,如盘点发现存货不实;通过查大股东,关联方资金流水发现发行人利用时间差频繁进行直接拆借,大额融资;有的企业还通过会计政策调节利润。上述的情况,现场检查只要看下存货及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就能发现问题。
前述人士还对记者表示:“除了一些财务问题之外,监管层对一些申报材料也不满。证监会的官员告诉我们按照发行部的审核机制,初审会与发审会是可以联动的,之前上初审会两周后可上发审会,但现在初审会上经常发现问题,而不得不让企业重新处理材料,进行二次反馈,真正能够实现上初审会后直接修改材料上会的企业不超过三分之一。”
另外,记者还获悉,监管层点名批评了一些券商制作材料粗糙,导致审核人员根本看不懂资料。甚至还有的中介机构在申报材料只根据审计报告更新了财务数据部分,而行业介绍,公司排名等其他部分皆未更新。
除此之外,常军胜还在培训会上指出,有的保荐机构和企业申报材料时在规定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和中介机构探底线,存在侥幸心理的情况较多。例如,审核期间不能引入新股东是很早的规定。某在审企业明明知道违背了这个规定,但仍存侥幸心理,一直不撤材料。
另外,在此次培训会上证监会也特意提到了近期市场关注的IPO企业业绩波动的问题。
“业绩波动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困扰我们,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看,排队数年后不甘心撤材料,但有些行业在几年的时间里财务数据可以下滑得非常明显。”海通证券一位投行部的人士表示。
针对有关问题,监管层特别提示,IPO的企业若为行业周期波动,要充分进行风险提示,但千万不要为了缓解业绩下滑进行人为操纵,进而造成欺诈发行。
值得注意是,证监会还表示中介机构如果企业申报期比较长,排队几年后行业被替代短期内很难逆转的,保荐机构应审慎评估是否仍旧值得推荐上市。
鼓励券商先行排雷
鉴于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监管层再次向各家保荐机构强调今年的发行审核将从严。因此,首先要求各家券商要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财务核查,先行排雷。
常军胜在会上表示,本次财务自查的基本要求是:严格对照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自查自纠。保荐机构应对照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标准自查,对原本不符合发行条件盲目报会的企业,以及原符合条件但因客观原因导致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应主动申请撤回;对自查中的其他风险点,亦要进行补充尽调。
记者则了解到,此次证监会表态没有规定动作,也不会停下来搞运动式的自查。同时也不要求券商递交自查报告。
但实际上,证监会会关注重点问题。具体而言,证监会审核时将会结合审核关注度的问题,包括保荐机构如何尽调,保荐机构如何自查以及自查的验收与审核相结合。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行信息披露不到位,存在虚,误,漏,不在初审会后要求补充或完善,直接上发审会否决,并对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对审核中发现问题严重的企业,移送稽查。对风险企业,问题企业,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常军胜强调称。
前述北京地区券商人士还对记者透露:“这次监管层表示,我们要对欺诈发行的认定重新认识,证监会也表示,所有企业从申报之日起即承担法律责任。之前主流观点认为欺诈发行为已经完成发行,而在审企业和已发行企业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如果申报材料,存在虚假记载或未披露的,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也可追究行政及刑事责任,暂停及吊销资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