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新华社:持股10万元以上市值股民一年内减少276万

来源:新华社 2016-06-17 14:12: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距离2015年6月A股市场进入深度调整已过去一年时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持股10万元市值以上股票的股民减少了276.6万人,而持股500万元至1000万元市值股票的股民锐减幅度最大,一年里减少44%。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5月末,持股A股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总计达到5005.1万人,较去年5月末增加456.4万人。其中持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小股民”占到所有持股股民的比例高达74.74%。

虽然股民总数增加,但是“高净值”股民却呈“缩水”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5月末,除了持股市值在1万元以下和持股市值在1万元至10万元的两档股民分别增加444.5万人和288.5万人,其他各档持股市值股民人数均下降。其中持股市值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股民人数下降最多,减少139.9万人;持股500万元至1000万元市值股票的股民锐减幅度最大,一年里减少44%;而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超级大户”一年里也减少617人。

2015年5月,沪深两市在暴跌之前上演“最后的疯狂”,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均继续疯涨。但自2015年6月开始,A股市场即开始长期深度调整至今。

一年前,上证指数登顶5000点,沪深两市日成交超2万亿,在经济增速下滑中,A股成为社会最亮的投资明星。和以往每一次牛市一样,疯狂取代了控制风险,最终在6月中旬A股纳入MSCI落空,以及管制杠杆资金的措施中,轰然倒地。

一年后,A股经过3波股灾,来到3000点下方蛰伏,日成交也缩减至6000亿附近,一度突破2万亿的融资余额,也减少到了8000多亿。这一年,绝对是A股投资者刻骨铭心的一年。3波股灾余震不断,我们共同经历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还有今年1月7日不到上午10点就草草结束交易的千股熔断。

平心而论,这一年来A股的下跌虽然惨烈,但绝非跌幅最大的。以上证指数来看,从去年6月的5178点到今年一月底最低2638点,最大跌幅为49.05%。而在2007~2008年的熊市中,上证指数一年内从6124点暴跌至最低1664点,最大跌幅71.77%%;2001~2005年的熊市中,上证指数4年内从2245点跌至最低998点,最大跌幅55.55%。更不用提1993~1994年的疯熊,上证指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从1558点暴跌至325点,最大跌幅79.13%!

但这一年间的大跌让人刻骨铭心,又绝非投资者的无病呻吟。除了上万亿国家队资金积极护盘,依然难以阻挡股指的下滑带来的震撼之外,一年内人均亏损50万元更是血淋淋的事实。而这背后,除了中国大陆全社会对股市的参与度超过A股开门以来的任何时刻之外,杠杆资金的大规模应用导致暴跌中爆仓不断,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和2007~2008年、2001~2005年两轮熊市相比,这一年间的大跌因为杠杆资金的大面积蔓延使用,而大幅度放大了投资者实际的损失。除了数据透明的券商融资余额一度高达2万亿以上之外,数额不清的民间配资、结构化产品中的劣后资金等,在牛市成为印钞机之后,无一例外在熊市中沦为老虎机和绞肉机!

杠杆牛之后是杠杆熊。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杠杆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助涨也助跌。而对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杠杆资金则是一把害人害己的“大杀器”。在牛市中放大杠杆到极致,大盘见顶及时收手,这是众多使用杠杆的股市投机者共同的梦想。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大赚之后,正常的人性是不会懂得收手和放弃的。即便侥幸逃顶,也会在熊市半山腰的抢反弹中飞灰烟灭。如果没有使用杠杆,还可以用“把牢底坐穿”的坚强,等待下一轮牛市东山再起;而用了杠杆,你就丧失了等待的资格和权力,沦为时时可能被强平的鱼肉。

1993~1994年的惨烈熊市中,无数大户在使用融资抄底中非死即伤,死则惨死、伤则重伤。极端的案例便有上海某大户在1500多点跌至500多点时满仓加透支入场抄底,在跌至300多点时惨遭强平破产,而一个多月后上证指数便从300多点强力反弹到1047点。如果这位大户当年没有融资加杠杆抄底,而是选择自有资金买入,即便从500多点暴跌至300多点可能惨套40%,但尚不至于被打穿,更能在一个多月后迎来资产翻倍的阳光和灿烂。

杠杆放大的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选择了杠杆,你就等于交出了股票账户的主动权。即便这一年间的调整幅度已经比较充分,但我们依然难以断定股市已经完全见底。即便已经见底,股灾之后的创伤巨大,筑底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甚至是比较漫长的。用自有的长期资金分批抄底,才能熬过漫漫调整,迎来下一轮牛市的壮丽和辉煌。

远离杠杆,普通投资者才能在股市中活得更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